“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李文虺暫代廣西東廠鎮撫使,立刻返回廣西,徹查文官武將貪腐一案,欽此。”一個青年太監宣旨。
他便是皇帝心腹太監云柱的義子云峰,得到皇帝的旨意后,他快馬加鞭,每隔八十里一換馬,不眠不休,整整十個十個時辰就跑完了九百里路程,終于在最短的時間從京城趕到了山東給李文虺傳旨。
此時,他的兩條大腿完全血肉模糊,完全是拼命支撐在宣旨,下一秒鐘可能都立刻會癱倒在地。
“臣遵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文虺跪下接旨。
厲如海退兵一事,他幾乎和皇帝同一時間得知的。
當時任何言語都無法形容李文虺和寧雪公主內心的激動和感恩。
最終,萬千心緒化作一句話。
寧雪公主說:“天佑大寧帝國。”
李文虺說:“文虺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盡管隔著幾千里,但這一瞬間,他們的心真的是完全連在一起的。
在安南王國準備決戰的鎮南公宋缺,為了救義父遠赴幾千里舍命冒險的杜變,以卵擊石阻擋厲如海北上的褚紅葉將軍,重傷未愈冒死出擊的李文虺,率領東廠武士出戰的鐘亭,巫千秋等人。
這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這些人為了救李文虺,傾盡所有,付出所有。
這些人為了帝國,為了皇帝,嘔心瀝血,赴湯蹈火。
這群人雖然官職有高有低,但都是大寧帝國最后的脊梁,最后的希望。
所以此時,李文虺此時全身都如同火燒一般熱血沸騰,他心中真的無比感慨,吾道不孤。
大寧帝國瀕臨崩潰,卻依舊有這么一群忠誠英豪,最大的原因不是別人,而是因為皇帝本人。
雖然他不是什么天縱之才,也不是什么英明神武的帝王。但是他的寬宏仁愛,他的儉樸厚德,使得有一批仁人志士甘愿為他前仆后繼,犧牲奉獻。
年輕的傳旨太監云峰道:“陛下另有口諭,朕雖然很想見文虺伴伴,但廣西更需要你。這是朕長孫的胎毛筆,皇后親手制成的,現在送給文虺伴伴,見到此筆如同見到朕和皇后一樣。”
然后,云峰將皇帝長孫的胎毛筆雙手遞給了李文虺。
李文虺跪地接過,終于忍不住淚水,狂涌而出。
“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李文虺一頭磕下,他真的找不到第二句話。
任何言語,都無法表達他內心的感激,還有對皇帝的思念。
寧雪公主將李文虺扶了起來。
年輕太監云峰朝著李文虺跪下道:“侄兒云峰,拜見叔叔。干爹讓侄兒給您問好,他非常想念叔叔,等到叔叔回京,他一定和您一醉方休。”
“好孩子。”李文虺將年輕太監云峰扶起來,道:“回京之后,也代我向你義父問好,請他保重身體,少思多吃,武功雖然低,但是八禽戲每天都要堅持,不要落下。”
“是,侄兒記住了。”云峰叩首道。
然后,李文虺朝著寧雪道:“公主殿下,那臣這就南下,返回廣西了。”
寧雪公主道:“我送伴伴回廣西。”
“不用了。”李文虺道:“此時他們也不敢對我如何了,就算想要動手殺我,除非李道真這樣的宗師出手,否則誰來我都不懼。公主殿下軍隊建成在即,不要誤了時間。”
寧雪公主點頭道:“那好,那我派遣一百武衛護送伴伴南下。另外,請李伴伴代我向杜變道謝,多謝他做的一切。”
“好。”李文虺道,心中有著無限的自豪。
這次厲如海退兵,最大的功臣便是他的義子杜變,盡管幾乎沒有人知道他這次的貢獻。
“再見,公主保重!”
“李伴伴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