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于萬樓對杜變印象降低許多,如此輕狂根本不配做李文虺的義子。
其實,是這個老祖宗太過于較真了,閹黨畢業大考雖然嚴肅,但畢竟不是朝廷科舉。學員之間的私下賭斗,只要不牽涉到考試公平,監考太監還真的沒有必要去干涉。
“一言為定!”閆世道:“國學考試,如果我贏了,你不但給我洗腳,我也將洗腳水潑在你的臉上。”
“一言為定。”杜變道。
“好了,都閉嘴。”汪宏山長大怒。
而唐嚴更是鄙夷之至,杜變如此輕浮,當眾做這種惡俗賭斗,又有什么資格競爭閹黨領袖繼承人?
真是荒謬。
……
半個小時后,吉時已到!
“當!”鐘聲敲響。
“廣西閹黨學院畢業大考,國學一科,正式開始!”
五位主考官,共同拆封國學考試的試卷,然后用最快速度分發下去。
決定杜變命運的時刻,正式來臨。
他的表演時刻,也正式來臨。
杜變打開試卷,國學考試總共三題,第一道是策論,第二道是八股時文,第三道是詩賦,總分150分。
而比重最大的,竟然是策論題足足有七十分,這和以往的畢業大考不一樣,反而和科舉鄉試有些類似了。
看到第一道策論題,然后頓時笑了,這是上天要讓他獨孤求敗嗎?
運氣簡直是太好了啊!
不過,這種運氣是一種偶然,但又不算是偶然。
閹黨果然是閹黨,畢業大考出題,策論都喜歡都圍繞著皇帝。
題目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他甚至不需要進入夢境,就知道該怎么寫了。
明朝萬歷二十六年,出現了一個科舉天才趙秉忠,參加殿詩的時候僅僅才二十五歲,就是憑借一篇策論奪得了一甲頭名,也就是狀元。
二十五歲就考到狀元,這是何等之牛逼?連唐伯虎也遠比不上啊。
而題目,恰好就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更湊巧的是,時間段來說,兩個都是十七世紀左右。
那可是全國第一名的文章,單論這篇文章的水準,比唐伯虎的那篇科舉時文還要高明很多。
用在閹黨學院畢業大考上,真有一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哪怕唐嚴是廣東鄉試解元,在這篇文章面前,也只有被秒殺的命啊。
……
注:第一更四千多字送上,拜求支持,拜求月票。
年會結束了,我要返回家中,又要在高鐵上碼字了,求幾張月票鼓勵啊,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