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大寧帝國的長公主,安南王國的王后寧晨公主,就是真正的一員女虎將了。
在戰爭最最危急的時候,她幾次披掛上陣,麾下的幾萬大軍如同瘋魔一般毫不畏死,幾次都挽回了局面。
作為黎昌國王的還有,外加大寧帝國的使者,李文虺幾次勸說黎昌國王返回升龍府養病,但每一次都被黎昌拒絕了,他覺得作為國王離開軍隊,離開前線是對幾十萬士兵的一種背叛。
所以黎昌國王本來羸弱的身軀,隨著戰局的深入,也越來越惡化。
經過幾個月的激戰,三天之前,大寧帝國和安南王國的聯軍終于打了一戰關鍵性的大勝仗。
這一戰,殲滅了叛王阮氏近六萬大軍,讓其真正傷筋動骨。
兩日之前,叛王阮氏率領幾十萬大軍后撤。
至此,被包圍了近一年的順化王都終于解圍。屢戰屢勝的叛王阮氏終于遭到了第一場巨大的失敗,不敗的神話破滅。
戰場的天平,稍稍滑向了安南王國和大寧帝國這邊。
盡管傷亡慘重,但這是一場輝煌大勝,這是一場戰略級的勝利。
今日,國王黎昌在王宮廣場為陣亡的將士舉行盛大的祭祀大典。
用一種悲壯肅穆的方式,來慶祝這場輝煌的勝利。
幾十萬疲倦而又士氣高震的軍隊,無數的子民,仰望著他們的國王。鎮南公宋缺,王后寧晨,分立在國王兩側,作為皇帝使者的李文虺,站在稍稍靠后的地方,聽著黎昌國王誦讀祭文。
因為杜變救了皇帝,所以李文虺升官了,直接晉升為廣西行省鎮守太監。
而且幾天之前,天允帝又派來了欽差,冊封為廣西新軍監軍太監。大寧帝國南征大軍監軍太監。
總之,從死亡關卡回來的皇帝已經徹底放開了手腳,仿佛和時間賽跑一樣,拼命提拔自己的忠臣良將。
所以短短幾天之內,李文虺已經從四品太監,晉升為二品太監。
從中也可見,廣西行省局面之危急。
黎昌國王,依舊在念悼文。
安南王國前兩代國王造孽太深了,如果不是黎昌國王的賢明,無數軍隊和子民早就背棄了黎氏了。
和大寧帝國不一樣,安南王國的文官和武將集團還沒有離心離德,國王也沒有被架空。
所以比起天允帝,黎昌國王還是有比較大權力的。
但是黎昌國王很少用權威,而是用仁德,用金銀,用名聲來統治這半壁江山。
沒有錢了?好,我去找錢。
沒有糧食了?好,我去找糧食。
黎昌國王幾乎變賣了王宮內的一切,換來糧食養軍。而且他幾乎每個幾日都要深入民間,深入軍隊,噓寒問暖。
久而久之,在軍隊和民眾之間,他擁有了極高的聲譽,被譽為一代賢君。
所以,安南王國沒有誰都可以,但絕對不能沒有黎昌國王,他是半壁江山軍民眼中的信仰。
大寧帝國好歹還有幾根擎天玉柱,而安南王國就只有一根,那就是國王。
紀念陣亡士兵的悼文念完!
幾十萬軍隊流淚,無數子民哭泣。
黎昌國王放下悼文,道:“眾所周知,我安南王國遷都已經進入了尾聲。總今往后,順化府是陪都,升龍府是王都,這或許不叫遷都,而叫作回都。當年為了避黃金帝國的兵鋒,我安南王國的王都才從升龍府遷到順化。”
“但是,不管王都遷到哪里。只要戰爭一日不結束,叛王一日不消滅,王國一日不統一,寡人絕對不會還都,戰場在哪里,軍隊在哪里,寡人就在哪里?”
“寡人,永遠和諸位將士同在!”
這話一出,幾十萬大軍熱血沸騰,士氣沖天,振臂高呼:“國王萬歲,萬歲,萬歲……”
這就是黎昌!
他若不死,叛王阮氏就很難徹底消滅黎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