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變侯爵,你還認我這個干爺爺嗎?”李連亭問道。
杜變道:“當然,在我心中,義父是我親父,老祖宗就是我親爺爺。”
李連亭道:“你既然還認我這個爺爺,那我就說你兩句。第一,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作為臣子就要恪守本分。第二,太子也是君,你就算立下了再大的功勞,就算陛下再寵信你,你也是臣子,明白嗎?”
杜變道:“明白。”
“不,我看你一點都不明白。”李連亭道:“王建束是太子殿下派去的,就算他做錯了什么,你請旨降罪便是了,難道太子殿下還能不辨是非?你非要直接殺掉?你就那么霸道?那么威風?”
杜變沉默不語。
他想起了后世的一句話,決定兩個人的距離很多時候是三觀。
三觀不一致的人,不管曾經距離有多近,都會漸行漸遠。
李連亭沒有變,他依舊是那個如同老母雞一樣的長輩,呵護著晚輩,忠誠于主子。
任何人都無法動搖他的忠誠,他依舊是一個最好的家長,最好的老祖宗。
他是一個很好的人,可惜他是無法理解杜變的。
因為兩個人站的角度完全不一樣。
杜變問道:“老祖宗,李元義兄是幾歲被您領養的?”
“九歲!”李連亭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杜變猶豫了良久,道:“老祖宗,有些話我不方便和太子殿下說,想要請您轉告殿下。”
李連亭道:“你說。”
杜變道:“第一,用不著顧忌我,我支援遼東戰場的那三十門火炮,盡管拿去用。第二,二百多門火炮最好不要集中在一個將領手中,可以分一半給寧雪公主的軍隊。”
杜變說的話,真的是肺腑之言。
這二百多門火炮太重要了,全部集中于一人之手,太過于風險。
聽到杜變這話,老祖宗李連亭色變道:“杜變,你就那么見不得你義兄李元立功嗎?整個大寧帝國就只有你一個人能夠立功,能夠封爵,能夠力挽狂瀾嗎?你生死未卜的這些日子,你義兄李元每一日都在掛念你,你成婚的時候,從都到位都是他在忙碌。就算最近大戰連綿,他寫給我的信中也多次問你的下落和安危。”
李連亭真是勃然大怒。
“杜變,你可還有良心嗎?李元把你當成親兄弟,你把他當成什么?擋住你路的人?搶你風頭的人?”
“杜變侯爵,心胸就不能寬廣一些嗎?”
“李元是我的孫兒,你杜變也曾經是我的孫兒,我一直都一視同仁,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現在看來,你和李元,你和我們不是一路人。”
“杜變侯爵,你對帝國有大恩,我在這里向你行禮了,多謝您對大寧帝國的挽救之恩。但從今以后,你也不用來見我了,你也不用喊我干爺爺了,我當不起!”
說罷,老祖宗李連亭對著杜變躬身拜下,然后久久不動。
這算什么?另一種方式的割袍斷義?
但總之就是決裂了?!
杜變望著老祖宗李連亭固執的身影。
他沒有強行將對方扶起,也沒有任何解釋,只是更加深深拜下道:“時間會證明一切的,老祖宗保重!”
然后,杜變直接轉身走出。
……
接下來,杜變再回到皇帝的房間中,緊緊握住他的手。
在此刻,他更加深深感受到皇帝的溫暖。
曾經皇帝給他毫不保留的信任和關愛,是多么的珍貴和溫暖。
然而皇帝現在說不出一個字,甚至想要給一點點回應都難。
感受到了杜變低落的情緒,皇后柔聲道:“怎么了孩子?和太子鬧得不愉快了嗎?你們兄弟兩人有事好好說啊,我幫你主持公道,我去罵他。”
這位天允皇帝的皇后就是一個小妻子,從來都不關心政治的,和黎昌國王的寧晨王后不一樣。
在她看來,杜變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太子也是很乖的孩子。杜變娶了寧雪公主之后,就是一家人了,杜變和太子就和兄弟一樣。
杜變搖頭道:“沒什么,娘娘不必擔心。”
皇后道:“一會兒我就寫信去遼東,看寧雪能不能爭取回來一趟,你們夫妻好團聚。要不然你去遼東,你們成婚之后就沒有再見過面,這樣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