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騎在高頭馬上頂盔摜甲的男人。
男人并不強壯、也沒有如這時代所有男人那般奉承著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祖訓頷下留須,他的面部很清潔干凈,所以看起來似乎少了幾分威嚴感。
顯得更加年輕。
可那只是看起來。
當男人騎著馬離著南昌城越發近的時候,所有接駕人的腰桿都不由自主彎了下去。
“恭迎大王凱旋!”
是了,是他。
大楚的王,這天下頭一號反賊,姬姓駱氏永勝!
那個以一己之力近乎葬送掉趙家王朝七分元氣的男人。
駱玉晟張了張嘴,腦子一片空白。
曾經在福州的時候他想過,如果重新見到爹的時候一定要撲進駱永勝的懷里,回到南昌的時候也想過,如果見到駱永勝,一定要大聲替溫珺打抱不平。
可現在他發現,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駱永勝,看著父親,原地發怔。
還是溫珺從馬車里出來,拉著駱玉晟迎上前去拜倒。
“妾參加大王。”
見禮的同時,溫珺拉了一把駱玉晟,才把小家伙驚醒。
滿肚子的話到嘴邊,也只是變成一句拜詞。
“參見父王。”
“小崽子,長那么大了。”
駱永勝翻身下馬,扶起了娘倆,又牽起駱玉晟的手:“走,跟老子一道去見見百官。”
就這般,駱玉晟被牽著手跟在身旁,路上只是揚起小腦袋,看著眼前這個男人。
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
熟悉是來自血脈上的聯系,只是握著手就足夠了。
而陌生則是最近才有的感覺。
駱玉晟每長大一天,就對自己這個父親越感到陌生。
尤其是此時此刻,兩只手握在一起,駱玉晟竟然會有一種“父王好似不屬于這個天地”的荒謬感覺!
這太可笑了。
接完了駕,駱玉晟就不得不和駱永勝分開,因為駱永勝竟然要坐驢車回城,而他的王駕則留給了幾個耄耋之年的老人家。
“你父王愛民如子,這才能無往不利,這一點你看在眼里要記在心里。”
馬車內,溫珺諄諄教誨道:“將來你大了以后,也要做如你父王那般的人,記住了嗎。”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兒臣記著呢。”
見駱玉晟能背出李世民說的話,溫珺就開心的不得了。
“好好好,娘相信你將來長大了之后也能做像唐太......”
話說到這里的時候溫珺頓住了。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唐王朝的第二個皇帝,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
那大楚呢。
大楚會統一天下嗎,駱永勝會成為楚太祖嗎。
如果會的話,那駱玉晟真的有朝一日也可以做駱楚王朝的太宗皇帝?
溫珺的話沒有說完,不過駱玉晟替她說了出來。
“娘,兒長大后一定會成為像李世民那樣愛民如子的皇帝,兒會比他做的更好。”
“唐太宗可是千古一帝。”
見駱玉晟夸口要比李世民還要好,溫珺只是笑,夸上一句有志氣。
可小家伙卻不那么想,他看向窗外,馬車走的總是要比驢車快,他已經看不到自己父親的身影了,但駱玉晟還是小聲念叨了一句。
“我一定會比李世民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