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龍鎮到最近的小鎮至少也有上百里路,為了避免出師未捷便餓死渴死在半路的情況發生,相識不過半天卻“一見如故”的兩人決定先大采購一番。
兩人輾轉來到米鋪,此時天氣尚熱,米鋪老板正躺在涼椅上小憩,柜臺處小二也單手撐著下巴一晃一晃地泛著睡意。除了宋江兩人,鋪中也沒有其他客人了。
江流兒好奇地打量了下米鋪,十多年生活在棉山中,即便綿山風景絕佳,但看了十多年終歸不再如最初那般吸引,并且山上除了寺廟還是寺廟,唯一區別就是那個寺廟大一些,這個寺廟小一些,唯一的灶房還是露天的,因此江流兒活了這么大竟是從未見過除寺廟之外的建筑,于是不禁對寺廟之外的事物感到新奇,即便這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家小店。
店鋪內裝飾尋常,甚至可以說有些簡陋,除了老板睡著的躺椅,就只有三兩張供客人休息的竹椅,不過值得稱道的是店內環境極其干凈,可以說是一塵不染。唯一不尋常的是店鋪的牌匾沒有懸掛在外而是掛在店內,更令人琢磨不透的是牌匾的題字“莫向外求”,這怎么看也不像是形容米鋪的。
江流兒多看了一眼牌匾后,便徑直來到柜臺處,稍加猶豫后輕聲說了句:“你好。”在他看來這應該算是萬能的開場白了。
雖然聲音很輕,但好在四周除了細微的鼾聲便沒有其他聲音,極其安靜。
小二被輕聲驚醒,揉著朦朧的睡眼望向江流兒,惱火于自己的美夢被打擾,不耐煩地問:“什么事?”
江流兒仿佛沒有聽到小二話語中氣惱的態度,微笑著說道:“我想要兩斤大米,一斤小米,五十塊薄餅和十囊清水,謝謝。”
小二眼神微亮,雖然不是什么大客戶,但好歹也能給店里帶來些許盈利,自己也能抽幾成,有些欣喜,原本惱火地臉色也被討好笑意代替。
“您稍等,小的馬上給您準備。”小二恭敬地說完后,小跑著去鋪內的另一個房間,想來應該是倉庫。
“小友這是要遠行?”不知道什么時候,米鋪老板站在了他們身后,可能是被兩人的對話吵醒,但他沒有任何煩躁,反而給人親切的感覺。
江流兒抬頭去看米鋪老板,雖然身材修長,但背部微駝,雙肩也無力地耷拉著,看著反而有些瘦弱。
生活不易啊。
江流兒已經忘了宋有道對他說的那些話,很自然地將老板的姿態歸納為被生活壓彎了腰。
但還有個人顯然不這么看。
宋有道瞇著眼,打量著老板的長相,卻看不出什么,只能說他的相貌實在太過普通,仿佛每個店鋪老板都長成這樣。
“是的,我要去商都。”江流兒回答。
宋有道扶額,心想,大山里的孩子都這么誠實的嗎?
米鋪老板笑著點點頭,走回到柜臺處,翻出賬簿,記錄著今天的開支與收入,看他流利的筆觸與對賬簿的熟悉,顯然已經做過很多遍了。
江流兒耐心等待,米鋪老板在做賬,宋有道無聊地打量著環境,場面十分安
(本章未完,請翻頁)
靜。
“您久等,這是貴客您要的兩斤大米,一斤小米,五十塊薄餅和十囊清水,共十兩銀子。”小二利索地將食物一一擺到江流兒面前,興奮地搓了搓手,心想晚上可以給先生加點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