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兒一本正經問道:“可為什么沒飛起來?”
宋有道終于怒極,如良家姑娘被粗鄙大漢調戲一般,跳腳罵道:“飛你個大頭鬼。你想飛哪去?你怎么不說想手摘星辰?你知道不知道只有化意境強者才可以遨游天地,你一個剛剛初識的小屁孩還想飛?還問我怎么了。氣死老子了。”
江流兒羞愧地摸了摸腦門,咧嘴一笑。
“不過剛才有陣清風,或許就是元氣感召到了你的想法,只是你現在所能調用的元氣過于稀少,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由飛翔變為招來清風,認真修行,以后會有機會的。”單拍拍江流兒肩膀,勉強鼓勵道。
“是啊,剛才是我說重了,你有這個目標非常好,為師很欣慰。”宋有道不甘示弱,拍了拍江流兒另一肩膀以資鼓勵。
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前人已將道理說盡。三人中哪怕年歲稍長的宋有道也不過十三四歲,卻每日不曾放棄錘煉識海以打磨境界。
而單則是典型的煉體者,武功路數與練氣不同,不好畫蛇添足,便鍛煉江流兒體魄。用她的話說,想要身體足夠堅韌,方法很簡單,用兩字足以概括:挨打。
當然,并不是簡單地挨打,打在哪,用幾分力,如何凝氣,氣機如何流轉都有說法。
但一時興起想要強筋健骨的宋有道每次被打趴下,吐出嘴中黃沙時,總覺得這丫頭就是想揍自己。
修行可大致分為兩類,練氣與煉體。
練氣講究真元運轉,凝練識海,而以力證道的純粹武夫則不同,講究納天地元氣于體內,鍛筋骨淬體膚,氣機流轉一瞬千里,生生不息,故而頂尖武夫可一拳撼泰山,這是練氣者萬萬無法做到的。
江湖紛擾,后浪推前浪,可也沒聽說過哪個境界高深的練氣者拿身體去和刀槍劍戟較真的。
因此單打磨兩人身體還真不能說成惡意報復,當然過過手癮是肯定有的,但若體魄一關過不去,強行納元氣入體,后果無非自爆而亡。
數百年前魔教橫行,最喜愛收羅天賦異稟的稚童,強行灌注天地元氣,結果可想而知,百不存一。但若僥幸活下,其血脈根骨經此造化,便要遠遠領先與同齡人,后續配上適宜煉體秘籍,修行更是一日千里。
所以哪怕魔教人數稀少,但皆為以一敵十的真正強者。正道門派數次聯合圍捕都無功而返。
幸虧當年佛教出了個修緣僧人,畫地為牢二十年,終成正果,得佛祖所言佛陀境,將魔教一舉殲滅。否則,現在的江湖可能已是魔教的天下。
練氣與煉體自古不分上下,前后五百年皆有扛鼎之人。道教求清凈,佛教拜金剛,前者追求那無上天道,練氣居多,后者偏向煉體。只不過近百年來佛教凋零,已無可與道主抗衡的佛頭存在。儒教也因大秦帝國而沒落,名聲不顯,卻因北方圣人福澤始終占據三分天下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