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太清果可助人破鏡,尤其知守至不惑的那層異常牢固的壁壘都可輕易撼動,因此在商朝境內是被嚴格看守的。青城山設有道觀,除了傳道,最主要的目的便是等候太清果成熟,將之送往皇宮與道門。
但青城山地處邊境,皇室與道門相距遙遠,在青城山附近又有實力不弱的宗派虎視眈眈,雖然三派底蘊不及紫劍山莊、太平天府等一流宗派,但若聯合起來,確實能給青城道觀這條地頭蛇一定壓力,更別說離山派還有一位曾與荒族年輕一輩第二大高手的牧戰而不敗的年輕驕子,而這牧可是在道主點評的榜單中名列第九,假以時日,離山派未必不能擠上一流門派之列。
因此太清果的分配一直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將太清果總數一分為三,皇室得一,道門得一,余一由宗派與散修,至于這一份怎么分配那便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此次太清果共十二顆,按約定皇朝取三成,老奴便不與諸位客氣了。”說話的是一位身穿淺紅蟒衣的男子,白須白眉,一頭白雪頭發,面容保養極好,不過聲音陰柔滲人,想來是宮內宦官。看他服飾穿著,至少也已是從四品。
這位高居官位的大太監嘴上說著客氣,可面色淡漠,語氣倨傲。坐在對面的陰翳老者心中早已將太監祖宗十八代罵遍,正要從頭再來一次,臉上卻帶著恭敬笑意,豪爽道:“這是公公應得的。”
若三人站在這位老者對面,必定能識得這位是在酒攤處看到的那位輕功一流的鷹鉤鼻老人。
坐在老者旁邊的是一位器宇軒昂的年輕公子哥,身穿道袍,手上拎得不是浮塵而是一柄木體清香的桃木劍,頭戴逍遙巾,氣度不俗。
年輕道士微微一笑,緩緩道:“小道代師傅收下其中四顆,還有課業未完,便不與諸位寒暄了,若諸位不急著離去,可留下觀賞青城景色,觀中自有齋飯供應,告辭。”
老者笑著擺手,說道不礙事不礙事,可不敢誤了道長修行的同時,心中也已問候了其家族女性千百遍。
站在宋有道旁邊的提刀大漢喃喃道:“他娘的,有啥了不起的,穿個破衣服拎一把破劍就可以瞧不起人了?有種和爺爺大戰三百回合,小胳膊小腿能不能讓爺爺蹂躪一晚?”
這番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讓豎起耳朵偷聽的宋有道忍不住大聲叫好,若能讓在場人都聽見,場面一定極熱鬧。但這位綠林好漢也不傻,知道這等話是萬萬不能讓如今鼎盛勢大的道教中人聽見的。
白發公公與年輕道長離去,便只剩鷹鉤鼻老者與三大宗門長老。
對于他們這個境界的人而言,哪怕太清果功效再強,能提供的幫助也已微乎其微。
三大宗門長老更多的還是為了各自宗門有天賦根骨的弟子順利破鏡。至于這名鷹鉤鼻老者作為散修代表能獲得什么利益,幾位長老自然不會去關心。
明火教長老體型魁梧,聲音洪亮道:“此次太清
(本章未完,請翻頁)
果既有四顆,也免去我們為如何分配勞心勞力,不如一方一顆,就此別過,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一名長相陰柔的灰發老者陰惻惻道:“左使者都發話了,咱們哪還敢有什么意見吶?”
被稱為左使者的中年長老皺了皺眉頭,不怒自威,卻也不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