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王居然在亡國之際爆發出如此魄力,也真的是出乎他們的預料。
“項燕將軍自然是被楚王的舉動所感,領著整個楚國兵馬抵御秦軍,雙方一接觸就將秦軍大敗,可以說楚國在楚王以及氏族的全心全力爆發下,令滅了四國而聲勢大盛的秦軍吃了一個大虧。”
“秦國也想不到楚國居然會有如此爆發,在大敗得傷亡慘重下,秦王政最終決定派遣秦國名將王翦老將軍出馬。”
“當時,秦國有五國資源做后盾,王翦將軍作為統帥下,與楚軍再次交戰,這次雙方打了個你往我來,一時間無法分出勝負。”
“王翦將軍看這樣的情況不妙,這樣打下去,秦軍哪怕是勝利的滅了楚國,但巨大的傷亡下,最后就是滅了齊國可能也沒有足夠的兵力統治這么大的中原了,所以王翦將軍罷戰,將秦軍固守在楚國之外。”
“項燕將軍數次攻伐,但選擇了固守的王翦將軍做足了準備,楚軍數次無法撼動秦軍一分一毫。”
“而在雙方僵持下,雙方的優勢和劣勢也出現了,楚軍是舉國之力抗秦,后勤的消耗極大,而秦軍雖然也是全力出手,但有著五國資源做后盾,后勤上完全碾壓了楚國。”
“在僵持了一段時間后,楚軍依舊無法撼動固守的秦軍下,后勤終于是支持不住了,而這個時候,楚王的魄力再次表現了出來。”
“楚王告訴項燕將軍,就算楚國內的百姓餓死,就算他楚王餓死也不能退,退了楚國必王,楚王更是消減了自己的伙食,硬生生的給項燕將軍支持了楚軍的糧食,讓楚軍能夠多支撐得更久。”
趙焱說道這里,可以說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楚王的魄力所震驚了,先前楚王能夠放棄與楚國氏族的對抗全力支持楚國氏族對抗秦軍,可以說是因為秦軍滅了4國帶來的壓力。
那么最后呢?這可是連自己的伙食都削減了來支持,甚至還說出了即便自己餓死了都要對抗秦軍的話,可見楚王的魄力有多彪悍。
項燕都被趙焱的話所描述出來的情況給感動了,他從未見過如此魄力的楚王,完全想象得到當時的楚王給與了他多大的支持。
“當然,楚王的全力支持,項燕將軍也知道拖不過秦軍,秦軍有5國資源做后勤,而楚國只有一國之力做后勤,齊國完全袖手旁觀,拖到最后死的依舊還是他們。”
“想到這點的項燕將軍最終做出決定,讓楚軍一半人馬退回楚國發展民生,反正他們已經對持了幾個月,只要做好防御手段,他們攻不下秦軍,秦軍也攻不下他們,而沒有了一半兵力的楚軍,后勤上的壓力也足以緩解。”
“可惜項燕將軍低估了名將的實力,王翦將軍等的就是楚軍退走一部分人,他也不奢望楚軍會拖到餓死,所以當楚軍剛走了一半人的時候,秦軍便悍然發起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