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聽懂了,但無法理解,為何盛世與亂世的不同,讓同一種律法起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但趙焱這么說肯定有歷史作為依據。
“當時,燕丹根據李斯的法找到了反秦的方法,秦法苛刻,有連坐的,用在軍隊里,一人犯錯整個隊伍都要受罰,這樣就讓秦軍每一個士兵都極為苛刻自己不敢犯錯,讓秦軍戰力大增。”
“但這樣的法用在了百姓上就不一樣了,百姓與士兵是兩個概念,當秦國統一中原后,秦王為了讓秦國更加穩固,自然要大興土木,所以就要大量的勞動力。”
“而苛刻的律法用在了百姓身上,百姓徭役一旦犯錯,那么整個同鄉的隊伍就要一起受罰,甚至全員被殺,但百姓做的好,又沒有和秦軍士兵一樣得到獎賞,自然讓百姓心中反感秦國。”
“做的好沒獎勵,做錯了有罰,果然秦國都不是好人啊。”盜跖看著秦王政一方眾人鄙夷道。
對盜跖的插嘴,趙焱丟了他一個果子,讓他尷尬的對著趙焱笑了笑,捂住嘴巴不說話了。
“燕丹以墨家巨子之名聯絡儒家、農家、道家等諸子百家商議,若是秦國對中原百姓好,那么燕丹就帶領墨家投靠秦國,為秦國處理,以此博得其他諸子百家對燕丹的好感。”
“之后,燕丹以前燕國太子的身份聯絡韓、楚、魏、趙、齊等六國遺留權貴商議反秦大計,因為六國皆被秦國所滅,所以六國遺貴在燕丹的聯合下形成聯盟,然后以李斯的律法中的漏洞反秦。”
“當時,六國遺貴雖然沒有了軍隊,但卻有一些高手,雖然無法撼動秦國一分一毫,但對百姓來說,這些高手就是他們無法逾越的存在。”
“秦國大施徭役,大興土木,調動各地百姓青壯來實施,那么一旦出現無法準時到達者,中途逃跑者,那么就連坐整個同鄉青壯受罰,嚴重者斬首示眾。”
“而當時的六國遺貴中的高手們擄走一兩個百姓太輕松了,以此造成了不少百姓稀里糊涂的就被秦軍斬首,讓百姓畏懼秦國萬分。”
“燕丹此計就是為了逼迫百姓反秦,百姓被逼到沒有活路下,那么就會造反,哪怕造反是死罪,但不造反也是死,那么為何不造反?”
“百姓被逼沒有活路,那么先前燕丹與諸子百家商議的事情,就讓諸子百家們看到被逼到造反的百姓而不可能無動于衷,所以也因此設計讓諸子百家站到了秦國對立面上,再加上六國遺貴,可以說除了秦國一方外,六國所有人都會反秦。”
趙焱說到這里,不管是李斯還是所有人都明白了燕丹的計謀,這可真的是他們想都沒有想到啊,燕丹居然通過李斯的律法將所有人都逼到了秦國的對立面上,這樣的情況下,六國哪怕被滅,但不管是百姓還是貴族亦或是諸子百家都會聯合反秦了。
信陵君都感覺到震動,這樣的計謀下,被逼到死路的百姓、權貴和諸子百家,恐怕都會全心全力的反秦,而不是之前他聯合六國反秦那般不同心了,這樣同心之下,反秦的力度可想而知。
“好一個燕丹,居然能夠想到如此的計謀。”荀子都可以想象到,當看到百姓被逼到死路上,儒家是真的沒法坐視不理。
而李斯本人也是滿頭大汗,可想而知他完善了秦國律法,讓秦國律法更加苛刻下,真的是讓燕丹抓到了亡秦的跟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