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衛安方才想起那兩個香囊來,便取了出來。
一個放在鼻子下面,一個放在桌案上,心道還是琰兒仔細,竟是派上大用場了......
待試卷送進來后,衛安發現一手掩鼻,一手寫字頗為不便,就干脆褪去外衫,把兩個香囊都綁了,一起系于口鼻之處,這才展開了試卷。
衛安寫明履歷三代及姓名、籍貫、年齡等,便開始作答。
試卷只有兩題。
第一題:以‘母慈子孝’為題寫一首詩詞。
參加殿試的學子都是舉孝廉而來,以孝道為題自是無可厚非。
衛安搜腸刮肚想了想,以孝為題的詩詞當以《游子吟》為佳,當下便不再猶豫。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衛安洋洋灑灑,一氣呵成。
第二題:與外邦發生紛爭時,當以何原則處置。
衛安想起了后世的和平共處,不及細想便提筆作答。
待兩題答完,衛安便匆匆交了卷,實在是不想在這多待片刻了。
果不其然,衛安是第一個交卷的,眾考官無不側目,都認為這三十五號定是交了白卷。
正在等候的蕭邕,見衛安片刻就交了卷,心中詫異,又見衛安衣服上貼著三十五號,便已心中了然。
往年的學子一旦抽中三十五號,倒有不少直接棄考的。
蕭邕不再相詢,心想若是不中,便只能期待三年之后了。
三日后放榜。
皇榜周圍被圍的水泄不通,衛安拉著蕭文姬好不容易擠了進去。
衛安從頭往后看去,一直看到五十多名,竟然還沒出現自己的名字,越看就越覺心灰意冷。
還是蕭文姬眼神好,在幾百名榜單中找到了衛安的名字,竟是出現在了榜單最后一名,二百五十二名。
衛安哭笑不得,還好是二百五十二名,不是二百五十名。
蕭文姬卻是頗為高興,自家相公抽中了三十五號,還沒落榜就算幸運了,能從幾千學子中脫穎而出,還管他什么名次呢。
能過就行,還要什么自行車啊。
衛安看蕭文姬高興,便也不去在意是不是最后一名。
衛安看完榜正待離開,轉頭遇到了那名勉勵自己的青衫學子,便上前拱手道:
“兄長可上榜了嗎,在下衛安,字仲道,見過兄長。”
那名學子拱手道:
“在下戲志才,見過賢弟。”
戲志才頗為沮喪地又道:
“志才無緣皇榜,此番不僅浪費了一個名額,還虛度了三年光陰啊。”
“兄長勿憂,仲道也只是僥幸得了榜尾,我觀兄長非池中之物,日后定有作為,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戲志才聞言眼神一亮道:
“賢弟妙人妙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好!得賢弟一言解惑,志才謝過賢弟。”
說著,戲志才朝衛安深深鞠了一躬。
作別戲志才,曹操也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來到衛安面前拱手道:
“原來仲道賢弟也中了皇榜,當真是可喜可賀啊。”
“只是......賢弟這名次,卻有些差強人意了些,以蕭大家學生的身份,怎么也得位列三甲才對,嘖嘖嘖,著實是可惜呀......”
自從上次失了顏面,這曹操時時處處想著找回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