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快,快救救這孩子。”
救人如救火,事急從權,那大夫倒也司空見慣,迅即上前來查看孩子傷勢。
衛安見那孩子臉色蒼白,心中惴惴不安,古代醫療水平有限,傷口一經感染就無力回天了。
“快,拿點燒酒來,先幫孩子消毒。”
“燒酒消毒?...”
那郎中遲疑了片刻,還是命學徒拿了燒酒過來.
衛安拿了燒酒,先用燒酒給傷口消了毒,消了毒的傷口能避免細菌感染,愈合的也能快些。
直到新鮮的血液流出才停下
衛安見傷口頗深,便急聲道:
“大夫,快拿針線和剪刀來。”
那大夫雖有疑慮,還是命小童拿來了針線剪刀。
衛安把針線都放在燒酒中消了毒,便用針線縫起了傷口,足足縫了五針!
縫完之后,衛安已是滿頭大汗。
雖然后世的衛安學過中醫,但處理外科傷口卻是破天荒第一次。
衛安松了一口氣道:
“有止血藥物嗎,快快敷上止血之藥。”
作為一個大夫,止血的藥倒是常備的,那大夫拿出止血的藥遞了過來,衛安把止血藥均勻的撒在了傷口上......
華佗被譽為外科之祖,但此時也還沒有縫傷口之法,見到衛安的一系列操作簡直驚為天人。
那郎中看的目瞪口呆。
這哪是來看郎中,這分明是秀醫術來了。
那郎中上前來把了把脈道:
“只要今晚不發燒應無大礙,若是發燒......”
衛安長出一口氣道:
“能做的都做了,希望這孩子能挺過去。”
“小人華佗行醫多年,從未見過縫制傷口之法,先生真乃神醫也!”
“醫學之道,仲道也只是略懂一二。”衛安拱手道。
其實,衛安說的倒是實情,華佗卻以為是在謙虛。
華佗?衛安陡然聽到華佗之名,起初還沒反應過來。
衛安拱手問道:
“先生可是著有一本《青囊書》。”
華佗略一愣神,頗為疑惑地拱手問道:
“正是,不過這本書只是開了個頭,大人又是從何得知?”
果然是神醫華佗,衛安大喜過望,哈哈大笑道:
“仲道見過華神醫,我乃河東衛安,字仲道,常沙新任郡守,華神醫之名,仲道早有耳聞。”
華佗,字元化,有神醫之名,外科鼻祖之稱,后因得罪曹操下獄,在獄中被拷打致死。
華佗臨死前想把《青囊書》通過獄卒留下來,獄卒怕受牽連卻不敢接,華佗只得忍痛燒掉,竟是沒能留下只言片語,真是太過可惜。
由于連年戰亂,同時期醫圣張仲景的著作,后世能看到也只有一本《傷寒雜病論》,成為后世從醫者人人必讀的重要醫籍。
衛安朝著華佗深施一禮又道:
“早聞華神醫醫術高明,得遇先生真乃三生有幸也。”
華佗躬身行禮道:
“治病救人乃是醫者本心,神醫之名愧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