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擒了張寶,董卓心下大喜,“仲道賢弟果然用兵如神。”
董卓瞥了一眼被五花大綁的張寶,又道:
“寶兒,咱家記性不太好,是不是你上次踹了咱家一腳?”
這董卓也跟衛安學會了,叫張寶直接叫寶兒。
只是從董卓嘴里說出來有點怪怪的感覺。
張寶雖然被捆著,但卻表現的絲毫不懼。
╭(╯^╰)╮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董卓抬腳就踹了過去,踹了幾腳后,被衛安攔住了。
“鐘穎兄,這張寶可有大用,這要是不小心死了,可不好向圣上交差。”
這張寶雖是罪有應得,但畢竟也算是一條好漢,士可殺不可辱,衛安并不想折辱他。
至于到了洛都以后的情形,那就不是衛安所能左右的了。
“仲道賢弟,咱家想親自押著賊首張寶,前往洛都面見圣上,為仲道請功如何。”
“如此便有勞董大人了。”
衛安心想,這種邀功請賞之事,董卓自然樂意為之。
兵精糧足的自己儼然已經成了剿滅黃巾的主力,此處的黃巾只是告一段落,長社的十萬黃巾還在蔓延,自己自然是脫不開身,由董卓前往洛都倒是個好的選擇。
董卓召集李傕、郭汜、華雄、牛輔等諸將道:
“咱家不在軍中的這段時日,軍中一切事務無論大小,皆聽從衛將軍之令。”
眾將皆應了一聲諾。
(/≧▽≦)/
這......這是把我當成準女婿了嗎?你就不擔心我收編了你?
難不成,自己真要娶個丑八怪嗎?
董卓安頓好軍中事務,自帶兩千親隨,用囚車押了張寶,直奔洛都而去。
衛安從降軍中挑選了精壯三千,編入軍中,其余皆遣往常沙罰作苦役。
又命親衛取來功勞簿,給關羽、張飛、李大目等諸將皆記了軍功。
“元直,這禹縣人杰地靈,聽聞那潁川書院可是有不少人才啊。”衛安想起徐庶跟潁川書院頗有淵源,便希望通過徐庶引薦一些人才,“素聞郭嘉、戲志才、荀彧,荀攸之才,不知此行禹縣能否請教一番?”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能人無數,更有諸多陰謀家橫空出世,勾心斗角,以算計為生,而后聚眾為黨,形成了一個個異常神秘的組織。
其中有一個組織最后更是顛覆了整個天下!那便是潁川書院。
東洲末年的時候,由于朝廷實行黨錮,士人終身不能做官,不得已只能到潁川書院中避難,隨著豪杰越聚越多,潁川書院就成了英才匯聚之所。
相傳潁川書院的院長就是"荀淑",人稱"神君",荀淑生有八個兒子,因為各有才名,因此又被并稱"荀氏八龍"。荀淑的孫子荀彧更是被稱為"王佐之才"。歷史中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的計劃就是由他所制定。
后來荀彧又向曹操舉薦了戲志才、郭嘉、鐘繇、陳群等大量人才,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潁川書院的后輩!
“主公,前幾日元直回家,荀彧便來相請,約好明日小聚。”這幾人都是心高氣傲之人,徐庶也沒有多大把握,“我等從前飲酒都是去此處,最近郭嘉十之八九也會在,若主公想要招攬,倒是個機會,只是不知……”
“元直勿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切但憑天意。”
衛安微笑著說道。
“那便明日一早,元直陪我一起去潁川書院走一遭吧。”
衛安傳令大軍休整一日。
既然到了這潁川,那就不能錯過這潁川大賢,畢竟人才最重要。
待到次日清晨,衛安早早沐浴更衣,換了便裝,與徐庶直奔潁川書院,只帶領了一百人親衛隨行。
潁川書院坐落于禹縣東南一片山坳處,憑水依山而建。
近山的一面,院墻如一條長蛇,沿山爬去,臨水一面灣泊著一小小篷船。
山腳之下有一家酒館,正是:‘望梅軒’。
徐庶來到門前,并未進門,站立門前笑道:
“在下徐庶,請問可有故人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