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早已認衛安為主公,心中倒是沒什么芥蒂。
袁紹心道,這袁氏族人落入衛安手中,就等于手中把柄握在別人手里一樣了。
但畢竟衛安救了袁氏一族,袁紹倒也不好說什么,救命之恩還是要感謝的。
袁紹拱手道:
“仲道賢弟,袁氏一族二百余口,怎敢叨擾賢弟?”
衛安搖著折扇笑道:
“兄長莫要驚疑,先讓袁兄之族人在荊州落腳,待有了更好的去處,再做計議不遲。”
袁紹無奈道:“既如此,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只是要叨擾仲道賢弟了。”
“無妨無妨,如今大敵當前,還是全力破敵為先。”衛安搖著折扇笑道。
“如此甚好,公路一切唯主公馬首是瞻。”
曹操提議選出一位盟主,以號令諸侯。
冀州刺史韓馥道:
“盟主之人選,非本初不可。”
陳留太守張邈也贊同的道:
“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本初兄號令諸侯,孟卓無異議。”
“若論盟主人選,公路心中只有一人,那就是荊州牧衛安。”袁術拱手道。
衛安聞言忙起身拱手道:
“諸位抬愛,仲道感激不盡,然仲道資歷尚淺,難擔此重任,在下推選本初兄為盟主。”
“仲道賢弟何必謙虛,賢弟雖然年輕,然而平定黃巾之亂,早已天下聞名,應該當仁不讓才是。”曹操笑道。
衛安輕搖折扇笑道:
“孟德抬愛了,仲道自認難以號令諸侯,本初兄乃名相之裔,袁家四世三公,可為盟主。”
袁紹在一番假意推脫后,接此大任,開始發號施令。
于是眾諸侯修筑高臺,祭告天地,歃血為盟,誓滅董賊。
十八路諸侯會盟的消息早已傳到董卓耳朵里。
董卓自從掌權后,每日沉迷酒色之中,當看到曹操所發的檄文后,大驚,急忙召集眾將商議。
這時,董卓的義子呂布挺身而出說:
“父親勿慮。關外諸侯,布視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于都門之外。”
董卓大喜道:
“哈哈哈,吾有奉先,高枕無憂矣!”
話音剛落,呂布背后的華雄說道:
“殺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于是,華雄成了董卓的先鋒。
華雄雖然說話比較狂妄,但確實有些實力。
剛出場就斬殺了濟北相鮑信的弟弟鮑忠,后來又大敗袁術手下號稱江東猛虎的孫權。
當他挑著孫權的赤幘來挑釁眾諸侯時,袁術麾下一個叫俞涉的小將,主動請戰,揚言要去斬了華雄。
此時衛安道:
“又是一個送死的,估計撐不過三個回合。”
果然,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就被華雄斬了,眾諸侯無不大驚失色。
太守韓馥起身道:
“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曹操拱手問道:
“以賢弟觀之,這潘鳳可敵華雄否?”
衛安無奈的攤手道:
“潘鳳亦非華雄之敵,何苦前去送死。”
曹操正驚疑不定時,誰知,過了一會,“潘鳳又被華雄給斬了。”
這華雄之戰力竟然恐怖如斯!
眾諸侯開始沉默不語,這時候誰也不愿意派出自己的愛將出場,以免損兵折將。
畢竟誰也不是傻子,這華雄看來不好對付。
袁紹為了緩解尷尬氣氛說道:
“只可惜我的上將顏良、文丑都不在,如有一人在此,定能斬下那華雄之頭!”
華雄接連斬了盟軍好幾員大將,囂張無比,在外辱罵叫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