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了衛安這話,公孫瓚的臉色變了。
衛安這是惦記上了他的白馬義從。三千石糧食就想要他的白馬義從,這嘴張的也太大了。
他可是花了數年時間,購買、搜集、俘獲,各種方法,才湊夠了六千匹白馬,訓練了三千騎兵,一人雙馬,組成白馬義從。
“伯圭兄誤會了,伯圭兄是我結義兄長劉備之兄長,自然也是仲道之兄長。兄長有難處,仲道自然當全力相助。”
“仲道是擔心三千石不夠,就先給兄長五千石吧,兄長有所需,請盡管開口就是。”
歷史上的公孫瓚作戰勇猛,驅叛胡于塞表,破黃巾于孟津,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游牧民族,威震邊疆,是衛安最喜歡的三國人物之一。
但這還不是衛安喜歡公孫瓚的主要原因,歷史上的三國人物,有忍辱負重的忠臣,有縱橫捭闔的梟雄,有舍生忘死的猛將,有義薄云天的志士,有謀略深長的智者。但像公孫瓚這種閃耀著人性光輝的人物卻是少之又少。
公孫瓚與劉備是同窗,曾一起受過盧植老師的教誨,借著同窗之誼,劉備從公孫瓚處借了兩千兵馬,又借走了大將趙云,這才有了立足的根本。
后來公孫瓚因為剿匪有功,入朝受封,有機會直面圣上,就向朝廷提出了劉備所立下的功勞,朝廷這才給了劉備一個官職。若不是公孫瓚相助,歷史上劉備的功勞可能就被埋沒了。
公孫瓚這個人,為人忠厚,不作偽,不害人,性情率真,樂于助人,扶困解難。是那個在你落入困境中伸出手來拉你一把,在你蹣跚前行時送你一程的公孫大哥!
公孫瓚還以為衛安打他白馬義從的主意,此番聞言也甚是感動,當下拱手道:
“伯圭在此謝過衛將軍,將軍但有差遣,伯圭定當遵從。”
黃羽衛剛剛送過來一批糧草,衛安和公孫瓚忙活了半天,裝好了五千石,讓兵士給公孫瓚送過去,公孫瓚是千恩萬謝。
衛安又送了五百柄漢武連弩和弩箭給了公孫瓚,因為弩箭數量有限,衛安特意囑咐公孫瓚注意保密,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使用,這些連弩在關鍵的時候足以讓公孫瓚保命了。
在演示了漢武連弩的使用方法后,公孫瓚大喜過望,有這么個大殺器在手,還拼個p的刀槍啊!
眾諸侯都知道衛安實力最強,但公孫瓚沒想到衛安實力竟是如此之強!
當下千恩萬謝辭別衛安,心底流過一股暖意......
當天晚上,虎牢關董卓得到了廣成關失守的消息,大發雷霆。
“牛鋪,你這個廢物!”董卓一腳踢翻了帥案,“兩萬兵馬,連個廣成關都守不住,我要你何用!”
如果此時,牛鋪在這里,董卓絕對會一刀砍了他,才不管他是自己女婿,而且救過自己的命。
董卓明白,廣成關失守,整個戰局變了,他非常被動,原計劃將關東聯軍全部圍殲在虎牢關前,現在根本不可能了。
聯軍肯定會再次分兵,無論是攻打洛陽,還是切斷自己的后路,都對自己極其不利。
“參見岳父大人!”李儒連走帶跑進來,給董卓行了一禮。
廣成關失守的消息他也得到了,在大罵牛鋪無能的同時,對岳父董卓也有些不滿。
他早就知道牛鋪難當大任,可是董卓執意要封其為中郎將。
現在倒好,一個廣成關都守不住。
當然,此時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必須要想辦法渡過危機。
“文優,廣成關失守,現在該當如何?”看到李儒,董卓仿佛看到救星,急忙問道。
“岳父大人,我有上中下三策,供岳父大人參詳!”
“都什么時候了,你要急死本相嗎?還不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