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兄,朝廷令仲道調查王睿之死,我知道此事是王睿有過錯在先,但此事兄長做的過分了些。”
衛安入駐荊州五年來,零陵太守孫堅和武陵太守曹寅一直聽詔不聽宣,衛安五年來一直對此事引而不發,此事確實需要和孫堅理論一下了。
“那王睿老兒,罵我文臺是粗鄙武夫,難道我就要一直忍讓他嗎?”孫堅臉色頗為不悅。
孫堅知道此事早晚都躲不過去,再說一直逃避也不是個辦法,也想看看衛安是什么態度。
“衛安雖不才,但衛安想要的是一個完整的荊州。”衛安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可是,如今荊州乃是我衛安治下,衛安自問沒有得罪兄長之處,王睿之死,我衛安也沒有怪罪文臺的意思,文臺兄聽詔不聽宣是何道理?”
“這......此乃文臺之過,還請將軍見諒。”孫堅支支吾吾的道。
“明人不做暗事,不瞞文文臺兄,兄長的零陵和曹寅的武陵,仲道已經派兵收回,如今的零陵太守是郭嘉,武陵太守是戲志才。”
“我衛安作為荊州之主,此番對荊州事務做些調整,想必文臺兄不會有意見吧。”
原來衛安在諸侯會盟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安排,讓五虎上將都隨軍參加諸侯會盟也是為了麻痹曹寅和孫堅,孫堅見五虎上將都出動了,才放心前往會盟。
明面上郭嘉和戲志才隨軍參贊軍事,卻是趁著諸侯會盟之機,分別率軍取了零陵和武陵。
曹寅為人謹慎,一直按兵不動,但衛安也早就做好了安排,雖然五虎上將都出來了,但衛安手底下還有墨羽衛和黃羽衛兩大組織,墨羽衛史阿潛入武陵,衛安還在會盟的路上,就傳來了太守曹寅被擒的消息。
“豎子安敢?”孫堅聞言大怒,當即拔劍而出,“豎子可記得那王睿是怎么死的嗎?真當我孫堅是好易于之輩嗎?”
衛安身后的五虎上將和孫堅麾下程普和黃蓋都拔出了隨身寶劍,一時之間劍拔弩張。
“二位賢弟都是我曹孟德敬佩之人,二位若是起了爭執,我曹孟德誰也不會相助,這就告辭了!”
曹操插了好幾次話都沒插進去,此番見二人劍拔弩張,也顯得很無奈,只得拱手告辭。
墨羽衛統領王越已經辦完了差事,此刻也回到了衛安身邊,王越麾下墨羽衛清一色的漢武連弩,一齊對準了孫堅等人。
“我是衛安麾下王越,奉勸文臺兄識相一點,若是真動起手來,想必文臺兄占不了便宜。”
人的名,樹的影,孫堅等人自然知道王越第一劍師的名號,得知王越也效忠衛安后,孫堅著實吃驚不小。
衛安搖著折扇笑道:
“文臺兄之家眷,暫時可以放心留在荊州,仲道自會幫兄長照看,若是文臺兄日后誠意來投,說不定可再入我麾下。”
程普黃蓋在五虎上將眼中根本就不堪一擊,此刻只要衛安一聲令下,定可將孫堅留在此處。
“四弟還跟他們費什么話?”張飛早已按耐不住,“這孫文臺如此無禮,俺早就看不慣這家伙了,四弟下令吧。”
“三第稍安勿躁,一切由四弟做主。”關羽手握劍柄,威風凜凜道。
“既如此,孫堅告辭了。”
孫堅怒極,一劍砍下桌子一角,轉身而去,程普、黃蓋緊隨其后。
次日,衛安回到了洛都,曹操同時也到了。
本來諸侯聯軍將董卓趕到了長安,這樣的功勞肯定是袁紹的,可是沒想到,昨天一戰之后,所有人議論的都是衛安。
斬華雄,敗呂布,伊闕關出奇兵,追殺董卓,斬宋憲魏續,破徐榮伏兵等樁樁件件都是大功勞。
整個討賊勤王大戰,所有的風頭都讓衛安出盡了。
此時袁紹恨透了衛安,同時,他將陶謙、劉岱等人也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