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陸康不是那種有事言于表面的人,因此只是非常嚴肅的躬身一禮,隨后默默坐下。
陸康去了制定律法的尚書省,一同下去巡查的劉勛,則變成了審核案件的大理寺尚書。
“朕并不反對任何一家發財,哪怕是富甲天下,不過這必須是在使用正當手段的前提下,而且不得損害國內百姓的利益,不得影響國家的發展!”衛安對眾人說道。
“謹遵陛下教誨!”明白衛安是在敲打一些人,也是在向外界表達自己的態度,眾人急忙拱手回答。
其實衛安也明白,利益與國家律法,肯定是有沖突的,如果只是打打擦邊球,也就算了,但是如果過分了,觸碰了底線,那就必須從嚴懲處,尤其是國家發展之初,這個時候如果不以雷霆之勢,把這股苗頭按下去,以后就會有人得寸進尺。
隨著商業街建成,逐步開放,所有的作坊,都迎來盈利階段,這個時候當然要把一些規定定下去。
陸康他們巡視,肯定不止發現這些問題,只不過其余的問題不大,對于朝廷來說,可以不必理會。
巡視組發現問題,商討之后,第一波處理問題的人也安排了下去,接下來就是針對大武律法的商討,修改。
如今大武無論是政務,還是軍事,與以前都大有不同;又多了許多以前沒有的部門和產業,政策也改變不少,因此需要重新制定律法的地方非常多。
關鍵是衛安建議取消了非常多的死刑,除了一些大奸大惡者,其余都是以勞動改造為主。
懲戒手段從幾個月到終身監禁,從清掃大街到下煤窯挖礦,這些都需要制定律法,都要做到有法可依。
總不能大小事情,都根據主審官的喜好來吧,有法可依,才能讓百姓更加信服。
執法必嚴,才能讓百姓敬畏,尤其是立國之初,更是要嚴懲不貸。
作為一個朝廷,雖然事務繁多,不過節假日也得規定出來,以前是休沐,也就是放官員在家洗澡休息,如今也沒變,逢五休二,只要工作崗位有人,就沒人去管,至于沒有人,那就是失職。
目前大武在各州已經種了不少棉花,特別是關中,隴右,河北種植得多一些,因為這些地方氣候更適宜。
沒有讓所有百姓都去種植棉花,也就是因為有的地方氣候不適宜,讓他們種植,還不如直接購買成品那么方便。
公孫度這些日子沒少逛,從隴右到關中,只有見到棉花的時候吃驚,但是到了洛都,就感覺非常的震驚。
因為秋收結束,洛都和周邊縣城的百姓,都在參與改建城池。
“這么好的城池,怎么全部拆除了?”公孫度大惑不解的問道。
如今長安,需要整改的地方,已經全部拆除,因此整個城池,看上去非常怪異,因為城里堆積了許多建筑材料。
“這城池修建得太差了,陛下不滿意,因此讓拆了重新修建,新建筑全部水泥澆筑。”陪同公孫度的公孫瓚回答道。
因為洛都城大部分都在重建,因此公孫度就住在原本的皇宮邊上,朱雀大街以前住的都是達官貴人,因此這邊不在拆遷范圍。
公孫度見到的是運送到皇宮的建筑材料,他還以為華麗的皇宮也要拆除呢。
“水泥?”公孫度打量著遠方高大的宮墻,愣愣的問道,“水泥不就是水加泥,那玩意有什么結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