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狀況,大家都大致了解了,有沒有人說一下,接下來,該如何解決現在的狀況。”北月康疲憊的看著下面的人,有氣無力的說道。
張桓率先開口說道:“康王不必過于擔心,如今作為一國之王,您還安然無恙,國內形勢必然會穩定無虞,只要重新安排一下布防,穩定發展,不出幾年,兵力一定會恢復如初。”張桓說的云淡風輕,仿佛這件事情并不是一件大事。
還沒等張桓說完,蘇武立即反駁說道“張公說的甚是不妥,四十萬大軍相當于我國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如果此時外族趁機聯合入侵,那對于我國來說,應付起來肯定捉襟見肘,康王不得不深思熟慮啊!”
蘇武作為丑臣,雖然低于張桓子臣一等,但是他卻絲毫不顧及張桓的面子,直接反駁道。
此時乙將孫京也開口說道:“北月國近五年來繁榮發展,沒有戰亂,很大原因是因為近些年來我國強盛的兵力,繁榮的經濟基礎,以及齊霄大將軍戰無不勝的威名,如今,我國兵力已經沒了將近三分之一,而齊霄大將軍也不見了,現在國內形勢,雖然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實則危機四伏,康王不得不知微見著,謹慎應對。”
待兩個人說完之后,康王的臉色明顯的不好看起來,直視兩個人,一句話也沒有說,不怒自威。兩個人明顯的有一些膽怯了,不再說話。
對于這種情況,康王作為一個北月國歷年來比較有作為的王,難道會不知道嗎。他此時需要的并不是對于這種情況赤裸裸的指出,而是需要一些別的東西。
張桓歷經兩代北月國王,自然懂得在什么時候,國王需要什么,于是在北月康靜默的看著他們的時候,張桓又一次的開口說道:“王上,我認為此時大可不必太過于驚慌,我碩大北月國國力依舊,根基還在,只要我們沉著應對,是不會發生什么大問題的,”
孫京還要說話,但是還沒來得及說,北月康就緊接著張桓的話說道:“張公說的有理,我大北月國,定不會因此事而動搖根基,接下來,你們說一下怎么做才好。”
下面所有文臣武將議論了起來,過了一會,蘇武率先開口說道:“臣認為,此時應該加大生產及征兵力度,減少對外貿易,增加國內糧食產能,儲存糧食,征召士兵,已應對發生意外情況時的不時之需,相信只要再過三年,定會彌補之前的空缺。”
“嗯。”北月康雖然點了點頭,但是對于這個回答顯然不是很滿意。
這時候孫京也開口達到“臣認為此時應該重新調整兵力分布,將對于和我國一向交好的國家邊防兵力,轉向南蠻等對我國有非分之想的國防邊界,防止他們此時趁亂進攻我國。”
孫京說的條條有道,北月康同樣的點了點。
“孫將軍,您這么說,難道斷定,現在其他各國已經知道了我北月國消失的四十萬大軍的事情?”張桓突然反問道。
“這,應該還不知道,但是這么大一件事,見證的人這么多,肯定會有人泄露出去,不提前打算,到時候再做準備可能會來不及。”孫京被張桓這么一問,明顯的有一些亂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