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歌威脅說:“那姐掛了。”
“別,我猜。”
張宣瞬間投降:“50萬冊有沒有?”
陶歌,“……”
張宣蹙眉,“這么大的出版社,這么沒魄力?”
陶歌,“……”
張宣加大聲音,追問:“到底多少?”
陶歌這次終于開口說話:“30萬冊。根據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新一輪預訂數量,目前計劃加印30萬冊。
就在半小時前,已經有加印的23000冊圖書發往了京城各大新華書店。”
“才30萬冊?”
沒達到預期,張宣怨念道:““廢都”去年賣了200萬冊,還不算盜版的大頭。你們要是不做足準備,盜版可就走你們前面了啊…”
陶歌解釋說:“你說的我們都有考慮,但我們得根據市場情況走。
不過你不要太擔心。目前出版社已經暫停其它實體書印刷,集全力優先保障“風聲”的供應。
同時宣傳攻勢也開始在全國各大省、市級城市鋪開,預計未來一個月,銷售數據會迎來爆炸式增長。”
哎,還是沒魄力啊!張宣在心里默默嘆口氣。
但隨后他又能理解這種情形,國內改革開放才多久?市場經濟開放才多久?
人民文學這種大型單位的權利都掌握在老一輩手里,思想難免有些保守。
而這年頭不比后世,出版社的圖書發行渠道很單一,就是新華書店,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住了各大出版社的手腳。任何決策都要根據新華書店的需求而定。
不過話說回來,初出茅廬,要是加印的30萬冊能在一個月內賣完,他也很知足了。
他的短期目標是超越“白鹿原”的60萬冊。
至于長期目標,那當然是超越“廢都”。
不過長期目標屬實有點難。2年能賣出1200萬冊盜版書的“廢都”,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
不過生而為人,誰又沒點夢想呢?
這個電話聊了很久,但聊的張宣渾身舒暢。
結束通話,情難自禁的老男人直直地跑到一樓,還沒進門就大喊:
“老鄧!老鄧!兩個月沒跟你喝酒了,今天有酒喝沒?今天我想醉。”
鄧達清此時正在寫學術論文,見他不請自來,手指扶扶眼鏡問:“這么高興,你今天是遇到喜事了?”
張宣一屁股坐下,面帶笑容地猛烈點頭。
老鄧偏頭瞅他半晌,面色有些驚疑不定:“你小子不會已經有4000萬身家了吧?”
張宣眨巴眼,戲謔道:“怎么,怕了?”
老鄧搖頭,“怕?遲早都要走出那一步的,我老鄧有啥子可怕的。只是我現在還沒準備好。”
張宣問:“你還要準備多久?”
老鄧想了想說:“至少也要過完這個學期吧。做人得有始有終,我要把這一屆學生帶到畢業才行。”
張宣點頭,隨即復問:“今天有酒喝沒?”
老鄧看著他,“想開了?”
張宣回答:“想開了。”
“能醉?”
“能醉!”
“行。”說著,老鄧把桌上的東西歸置一番,就起身道:“你今天如此有心,那我帶你去個地方。”
張宣跟著起身出門,好奇問:“去哪?”
老鄧把門一鎖,說:“錢世立你還記得吧?”
“記得,去他那?”
“想吃好喝好還不付錢,咱就得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