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了就相當于落了人家面子。
真他媽的頭疼啊!
見張宣陷入沉思,陶歌及時接過話茬,問:“叔,是誰托付你的啊?”
洪振波一眼就洞穿了她的小心思,看一眼張宣就笑著說了一個字:“李。”
李?
陶歌聽到這個姓氏,似乎沒怎么驚訝,反而高興問:“聽說這位花大價錢買到了金庸老先生的手稿?”
洪振波點頭,跟面露好奇的張宣說:“確實有這么回事,也是花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到手。”
張宣秒懂,這洪總編是告訴自己,買手稿的這位是個固執之人,遠在香江的金庸老先生的手稿都弄到了,肯定也會纏著張宣的手稿不放的。
同時洪總編話里還有另一層意思:金庸是誰?那就不用多說了吧。而人家買了金庸的手稿后,還想買張宣的手稿,意味著人家非常看好張宣的未來。
更是隱晦表明,洪振波也極其看好張宣的未來。
這些都是一些積極的信號。
娘希匹的,似乎沒得拒絕的可能啊。
思緒到這,張宣求助地望向陶歌。
陶歌接受到訊息后,轉頭問洪振波:“叔,你朋友愿意出多少錢?”
得,這娘們已經做主給賣了。
洪振波伸出手指:“聽說三月的“風聲”有13個版本,我這朋友愿意出80萬買最初版本和最后定稿的版本。”
張宣有點懵,這么值錢?
下一秒又在想,他娘的太狠了!
一出手就買最珍貴的兩個版本的手稿,果然是搞收藏的路數。
張宣有點懵,陶歌也有點懵,顯然金額超出了她的預期。
不過她同張宣對視一眼后,就替張宣斡旋說:“能不能只買一版?留一版給我弟做紀念。”
聽到陶歌語氣稱呼都變了,聽到陶歌把這個“弟”咬得很重。
洪振波知道陶歌開始護犢子了,也知道這事只能點到為止。
好在他一開始就沒想著把作家的心頭好全部買走,剛才說買兩個版本只是做做樣子,借收藏之人的口表達自己對張宣的看重。
于是順著陶歌的臺階下坡,“第一版手稿30萬,最后一版50萬。”
洪振波說完就望著張宣,等他做決定。
張宣嘴角抽抽,做什么決定呢?
有什么決定做的呢?
沒什么決定好做的,人家一開始就沖著最后一版手稿本來的。
要是這點都想不明白,自己這么多年不是白活了么?
張宣沉吟一陣,就抬頭道:“都說寫作不能忘初心,我留第一版做紀念吧。”
交易達成,三人談話的氣氛頓時好到炸裂。
回去后,張宣逮著單獨相處的機會問陶歌:“李是誰?”
陶歌大樂,對他說:“李是你真正的貴人。”
張宣蒙了,遲疑問:“人民文學那位退休的前總編輯?”
“就是他。”
陶歌跟他說:“當初要不是李老力排眾議,你的“風聲”很難在人民文學上發表。”
張宣弄懂了,原來有這層關系在,難怪這娘們會替自己做主賣手稿。
說句老實話,知道是李老后,張宣心里就不抵觸了。正所謂人生難得一知己啊。
這李老不僅是他的知己,還是他的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