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宣抬頭看她,笑道:“得了吧啊,你那還是算了。
其它的不說,光長豆角這個翠綠顏色你就炒不出,到你手里保準成了又黃又爛的豬食。”
杜靜伶和杜克棟聽了只是笑,心里很是贊同這話,一個連雞蛋都不會煎的人,長豆角這樣的高級家常菜就別想了。
就算放眼整個上村,也沒幾個大媽能把這道菜燒好。
見不得三人這樣,杜雙伶不滿地片了片張宣,就一個勁地給他夾菜,只夾長豆角。
杜克棟和杜靜伶瞄一眼她,笑而不語。
第三個油豆腐倒正常了點,咬一口都還有汁水流出來,4人頓時覺得是天珍。
但是量太少,油豆腐本來就是發物,一碟子就十幾塊的樣子,張宣和杜克棟兩男人吃了一塊就乖乖讓給兩姐妹吃。
第四道如意節節高,兩姐妹期待了好久。
但是端上來后就徹底懵逼了,不就是一盤竹筍么?還白嫩白嫩的,也是七分生三分熟,還不如豆角呢。
看著桌上4個菜,兩姐妹也不再端著架子了,紛紛把剩下的油豆腐解決掉,然后老老實實的跟張宣和杜克棟一起吃魔芋和長豆角。
魔芋也不多,沒吃過午飯的幾人又走了大半天,早就餓壞了,幾下幾下,魔芋片也見了底。
隨后杜雙伶和杜靜伶看著剩下半碗白米飯,面面相覷。
“老板。”
“誒,有什么吩咐?”
“再來4盤油豆腐。”杜靜伶喊一聲。
張宣和杜克棟凌亂了下。
老板也跟著凌亂了下,然后還是應聲好。
等菜的過程里,兩姐妹張望了下周邊幾桌,情況大同小異。
杜靜伶心生感慨:“很不習慣這邊的飲食起居,為什么都是些半生半熟的菜?”
張宣告訴她:“可能有兩個原因吧。要么就是本地人愛吃生,還有一種就是營銷策略。”
看到張宣他們連續叫了油豆腐,旁邊幾桌也跟著喊油豆腐。
又來了4盤油豆腐,這次眾人有了專屬菜,總算將就著把飯吃完了。
菜好貴,結賬的時候幾人都無語了,就這么幾個家常菜,難得吃要命還賣這么貴。
沒吃好的兩姐妹是不死心的,看到一些飯館,都要跑進去看看,連著好幾家都是大同小異的菜,才感嘆這個南岳之旅太不美好。
菜不美好,但是這個氣氛還是不錯的。走到哪兒,空氣里飄著的都是線香燃燒的味道,張宣非常喜歡這種感覺。
香香的、淡淡的、人都清凈了幾分。
沿著街道走,杜雙伶買了些佩戴物件,按照男買觀音女買佛的約定習俗。她給自己買了個佛像,給張宣買了個晶瑩剔透的白玉觀音。
也不顧父親和姐姐在身邊,親昵地給他戴上。
買票、進寺廟,跪拜、卜卦、叩謝、燒紙燒香,這就一上午過去了。
正事辦完,杜靜伶拿著單反相機拾掇照相,單照、合照,她給幾人一一來了個全套。
拍完照,張宣幾人商量一番,不爬上面的祝融峰了,決定原路返回。
理由無它,太忙。
杜克棟還要回去搶生意。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金銀花的采摘旺季,黃金期就那么幾天,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得等明年。那損失就太大了。
杜克棟沒時間,張宣也沒太多時間,他還要回羊城呢。
而回羊城之前還得做點私事。
ps:求訂閱!求月票!
(…還有…)
由于這書養不活三月,今天開始在找工作啦…
忙里偷閑用手機寫的,可能寫的不太好,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