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一株雜草,它們的基因和模因都會被搜集。
要發展到至高文明的程度,各種技術的累積、資源的搜集,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自然生物的基因和模因,就是非常重要的資源。
在獵人宇宙中,或者一株雜草就是一株雜草,但是在其他宇宙中,相同的基因和模因,在不同物理規則下,可能會表現出不一樣的東西。
而基因和模因的數據庫越龐大,以后進入其他宇宙,適應力就會變得越強大。
人革聯進入異宇宙,目的就是為了異宇宙的規則、基因、模因,至于異宇宙的科技,并不太重要。
之所以說異宇宙的科技不重要,那是因為人革聯此時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探索多元宇宙的階段。
普通文明的科技,人革聯看不上,而同一層次的文明,又可能爆發沖突,因此異宇宙的科技,是現階段變成了一塊雞肋。
就好比獵人世界的人類文明,其技術雖然有一些亮點,比如薔薇炸彈之類,可這個技術是基于獵人宇宙的物理規則的,一旦離開這個宇宙,薔薇炸彈可能會直接失去效果。
因此原住民的科技,其重要性反而不如異宇宙的規則、生物基因和模因。
紫云峰的改造,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
而在整個假想新大陸上,人革聯一共設置了五個生態監控站,確保這里可以被全面覆蓋。
此時的紫云峰上,那一群雙翼龍還是生活在這里,只是它們的體內被植入了納米機器人,巢穴也被調整了一下子。
負責駐守生態監控站的10名工作人員,已經入駐這里,開始了忙碌的工作。
作為一個不穩定的生態環境,假想新大陸的物種非常多,有一些因為沒有天敵,而出現泛濫成災的情況;有一些則因為生態位被擠占,出現瀕臨滅絕的困境。
另外在這里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古人類的遺跡,或者埋藏著遠古時代的古代生物。
以之前搜集到的情況來看,假想新大陸上的物種,平均每3.4萬年左右,就可能會徹底更新一次。
這個物種更新過程,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突變的,而是持續不斷的更新,時刻都有新物種誕生和滅亡,或者從新世界逃過來。
殘酷的適者生存游戲,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成百上千的機器人,成群結隊的游蕩在密林、山間、草原、河流、沼澤之中,它們在地毯式搜集這里的生物物種。
白骨草原上,在這里到處都是累累白骨。
一臺蜘蛛型機器人,在草地上緩緩的行走著,突然腳下的地面瞬間崩塌,一個巨大的嘴巴將機器人一口吞下去,地面又恢復正常。
這種生物名為地嘴蟲,專門潛伏在沙質草原中,嘴巴可以達到幾十米寬度,嘴巴張開之后,可以偽裝成為草地,并釋放出吸引食草動物的信息素。
只要食草動物走到它嘴巴之中,它就會瞬間閉合大嘴巴,將所有東西吞入肚子里面。
半個小時之后,地嘴蟲將經過消化系統消化的食物殘渣噴吐出來。
頓時無數的白骨、巖石和沙子,被噴吐到半空中,然后灑落一地。
這就是白骨草原的出現在原因。
不過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會被地嘴蟲消耗的,在噴吐出來的殘渣之中,一些圓滾滾的東西掉地上后,重新舒展軀體,變成一只只“穿山甲”。
生態在時刻變化著,所有在這里的生物,都在為了生存下去,而不斷進化著。
或許它們只能曇花一現,但依舊沒有生物會放棄,竭盡所能的活下去,這就是生命的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