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嘉,以女子之身,從普通士卒一步步升至大夏后將軍。領兵十五萬飛虎軍駐守南陽郡,多次擊退過來犯異族。
“梁安,出身東海郡梁氏。雖不如族叔梁源,但同樣對兵法一道領悟極深。身為梁氏少族長,卻在軍隊極有威望,殊為不易。
“李平,大夏宿將,領兵十萬玄甲軍駐守西部邊境,使異族不敢侵擾。
“……”
秦昭嘴角露出一絲隱約的笑意。
這一份榜單,他同樣動了手腳,把梁安放在了梁源和周兮之后。
相比于周氏的韜光養晦,梁氏一直不太安分,而且武國與大夏仇怨太深,必須針對一下。
梁安此人秦昭之前專門了解過,說起來,兩人之間還有些血親關系。
有大才能,尤其在練兵上很有天賦。但為人剛愎自負,從不服人。
所以他偏不把這人放在金鱗榜,而是放入了名將榜。言下之意,你是個名將,但算不上領導。
不僅如此,他還將梁安列于自家族叔后面,挑撥之意再明顯不過。
就算看出來這一點,也永遠是一根刺。
畢竟,相比于周煜、周兮、梁源的位置,梁安就顯得比較恥辱了。
這一份榜單宣讀之后,倒是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為將之人,都不是單打獨斗,這些人基本都有些成名戰績,或者是實力底蘊。
雖然把晏青君放在第一位有些人也不太服氣,但之前秦昭帶著晏青君靠五萬百花軍破李福困龍之局那一戰實在太過出彩,而且她又有赤鳳軍陣傍身,讓人不好質疑。
“第三榜,風云榜,此為天榜。”
徐渭輕輕展開最后一卷錦帛。
此時殿內鴉雀無聲,眾人聚精會神地等候最終謎底揭曉。
“此榜所述,乃是人族各方勢力,共計十二處。
“東海郡法家。人族之學,盡出古禮。法家,乃古禮今用之先驅。天下文人,凡志于學,先修禮法。東海郡法家學派,即為禮法當世之大成者,其余學派盡在其后。
“江北郡周氏,周國王族遺脈。大夏一統五國,周氏亦感念于人族分裂之苦,戰事后期主動降于大夏國威,不失仁義。如今封地之內百姓安居,底蘊深厚。
“東海郡梁氏,武國遺貴。舊國遺脈中,曾有呂氏犯上作亂,但梁氏并未與其同流合污,反而及時劃清界限,盡顯忠君愛國拳拳之心。如今麾下私軍十五萬,底蘊亦是不俗。
“北山郡機關城。傳承有上古機關神術,盡顯古時人族智慧。但可惜思想僵化,所研發多是攻伐器具,與民無利。
“東海郡凌煙閣,殺手組織。其內多為鬼谷縱橫傳人,行事鬼魅,擅做挑撥之事。
“三川郡澹臺氏,相師一脈正統傳人,與世無爭。
“安寧郡地盟,商會組織。其內多為名家與雜學家傳人,能言善辯,思維靈活,極好囤積居奇,與民爭利。
“……”
相比之前的兩份榜單,這個天榜用詞可就不怎么好聽了。
嘲諷、詆毀、警告、挑撥是一樣不落。
值得一提的是,秦昭根本沒把大夏列在上面。
作為統治者,皇權至高無上,若是也放在榜中,未免顯得太過跌份,容易讓人失了敬畏之心。
殿內群臣聽著這份榜單面面相覷,這風云榜揭露出來的一眾勢力,簡直讓人有觸目驚心之感。
這時典客孫慶有些遲疑地說道:“殿下,這個地盟,與那個南平商會可有什么關聯?”
“當然,如今大夏的多數商會,都有地盟參與其中。他們手中掌握的財富,可比你們想象中要多得多了。”秦昭意味深長地說道。
“哦?”三公之一,御史大夫許巖聞言神色一動,“殿下,商業之事,不可不治啊。”
“自然有手段對付他們。”秦昭笑道,“此時正值我大夏發展的關鍵時刻,有錢當然要用到刀刃上。”
說完便不再多提,低頭看向眾人,“我準備擇日便將這三份榜單昭告天下,各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