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瑾嘴角勾起一絲了然的笑意。
秦昭臉色陰沉,認真打量著眼前這位老人。
許巖說完話卻垂首不語,沒有跟他對視的意思。
——到現在許巖還清晰記得半個月前的情景。
當時御史府中,有一名自稱是鬼谷傳人的少女前來拜訪。
少女身穿紫衣,一雙桃花眸黯淡無光,言語里沒有太多情緒,說出的話卻直刺要害:“當今太子欲要集權。所謂中書省,只是幌子,最終的目的是完全廢掉丞相之位,自掌六部!”
“你何出此言?!”許巖眼神嚴厲地看向她。
說實話,這些天里,這位老人也時常思考當日秦昭所描述的藍圖。但受限于時代眼光,他確實有些地方沒能完全理解。府內幕僚也眾說紛紜,難下定論。
驟然聽到此等言論,他當然有些驚駭。
所謂御史大夫,本質上是與丞相相輔相成的。如果真如這個少女所說,所有權力集于皇帝一身,即使許巖一心為國也不會接受。
現在的大夏,雖然先皇英明神武,橫掃天下,但終究皇權無法完全壓倒相權,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國家,從來不屬于皇帝一個人,而屬于一群人。
但是,這一群人,卻并非指的是天下百姓,而是指的貴族階級。
單就這一點,實際上已經與秦昭的理念背道而馳了。
秦昭自己非常清楚,他的基本盤是天下百姓,萬千子民,是邊疆將士,各家學子。
但貴族不同,他們的基本盤在手中的權力,在掌控的良田封地。
這是二者的天然矛盾。
現在的朝堂百官意識不到這一點,三公九卿也意識不到。
他們不明白如今時代已經不同了,大一統的王朝,與過去的戰國是絕不一樣的。
五國亂戰之時,君王與國內權貴站在同一立場,目的都是與敵國互相征伐,兼并土地。
統一之后,秦昭謀求發展,要提升國力。權貴們當然也希望大夏強盛,但相比于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終究還是次要的。
所以秦昭明白。新時代的船,承載不了舊時代的人。他需要的,是子非,是晏青君這種,自己的同路人,而不是那些守舊派!
面對御史大夫的質問,少女沒有畏懼,只是雙目無神地看向前方,平靜道:“許大人不妨想想,九卿變為六部之后,還能世襲嗎?人事任免變成組織管理,與之前可完全不同。”
聽到這話,許巖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這一點他倒是早有預料,但也并非不能接受。本來大夏的爵位世襲就要降等,也不是說永遠由權貴子孫把持。
否則官僚體系一成不變,整個大夏頂層一潭死水,誰又愿意去拼命爭功?
“那又如何?”
“如今的三公九卿制,大夏權力核心是你們這些官僚,等太子登基改制以后可就不同了。到時候形成體制,你們必然處處掣肘,以為還能如此時這般嗎?”
少女的話音依舊平靜,神情波瀾不驚。
許巖卻有些恍然,臉色變幻。
沒錯,秦昭的目的就是體制!
這一點,當朝無人能看出來。楚懷瑾知道他要集權,子非能隱約察覺他想打造中央框架。只有這位雙目已眇的鬼谷傳人,才看透了秦昭的想法。
他想建制!
......
“看來在我守靈期間,又發生了一些其他的變故。”秦昭心底暗嘆一聲“終究不是自己人啊……”
計劃被打亂了,他現在的心情很不好,甚至有點想清洗掉一批人了。
但是就算手握軍隊,他也不能這么做,這些官員現在都用得到。
如今的官僚體系,確實跟秦昭所需要的完全不符。但是有一點錢寬和楚懷瑾沒有說錯,現在朝堂不能發生太大動蕩,大夏經受不起!
“到底是誰做的?!許巖不會去串聯這些官員,楚懷瑾更沒這個膽子,奉常沒有這種手段……”不過此時不是細想這些的時候。
“沒辦法了,新政只能等以后再說,體制必須現在改變,這是不能拖的!”
秦昭收斂神色,不再多說,轉身走向升龍臺。
他決定將后手用在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