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在泰皇山建造升龍臺?為什么要在即位后馬上進行封禪?當然不只是簡單的給天下百姓禱告祈福,招攬人心。
雖然那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為了操作眼前這一幕情景。
此地乃是大夏皇氣匯聚之處,自從先皇在這里封禪之后,已經成為了一個標志,再無哪個地方,能比這里更好發揮【升龍臺】的奇效!
說實話,本來秦昭并不想把這一招用在此處——他原本打算在頒布新政時,再利用天象來震懾人心。
但奈何許巖的忽然反水,加上楚懷瑾的權勢,第一步就受阻,無奈之下,只能提前利用這招了。
雖然如今接近功成,但秦昭一點也沒覺得自己賺了。
畢竟這種方法只能用一次,再搞的話就完全沒有了此時奇效。
隨著八道身影離開,僅剩的先皇遺像再生異變!
先是化作一片無邊無際的金光籠罩天際,隨后引來云雨傾盆而下!
一時間,群臣俯首,齊聲高喝道:“天賜祥瑞,陛下萬歲!”
此時大夏各地郡縣,也都出現了不同的君主身影。
在百姓們驚異的目光中,先是面色威嚴地說道:“大夏永垂,命啟秦氏!既立圣皇,天道加焉!”
聲音回蕩在天地之間。
隨后如同先皇一般,變作金光引來云雨,給百姓賜福。
原本,今年的大夏是百年難遇的災厄之年。
各地都發生了干旱,其中又尤以泗水郡、江平郡兩個產糧大地最為嚴重!
但隨著這次異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局面。
天下百姓紛紛看向空中,不由自主跪倒在地,熱淚盈眶,口中喃喃自語……
泰皇山上,運用完神念的秦昭,先以真氣蒸干面部汗水。
之后轉過頭來,雙目之中神光湛湛,看向群臣百官。
“眾卿以為如何?”
這下子無人敢有異議了。
尤其是御史大夫許巖,一反之前態度,淚濕雙頰。
俯身拜下,“圣皇臨世,此乃大夏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其他官員紛紛反應過來,面色肅穆,躬身行禮道:“圣皇臨世,蒼生受福!”
包括丞相楚懷瑾在內,無人再敢多說其他。
“很好!”秦昭面色威嚴,點頭道:“既然如此,由朕重立制度,組建朝堂!”
說罷,看向立于群臣中的絕色女子,“上將軍晏青君,多次救大夏于水火。今日卸任上將軍一職,于都城組建大都督府,擔任首任大都督!掌握大夏統兵權,只受命于朕!”
晏青君走出人群,肅然道:“微臣,領旨!”
又看向四朝元老許巖與另一名女子,“御史大夫許巖,執掌御史臺,總領監察事務。澹臺笙歌,擔任副職,為御史中丞,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二人聞言出列,垂首道:“微臣領旨!”
緊接著,秦昭挨個指點一應臣子,指派官職:
“楚懷瑾組建中書省,擔任中書令,為大夏右丞相,其下統領六部……
“子非為戶部尚書,掌管大夏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等一應事務,兼任中書令副手,為大夏左丞相……
“袁孝為吏部尚書,掌管低級官員的選拔,可任免六品及以下官員……
“余銳為刑部尚書,掌管全國司法和刑獄之權……
“秦宇為禮部尚書……
“……”
隨著一道道任命頒布,所有被點到名字的人全部出列接旨。包括楚懷瑾在內,哪怕職權被大幅削弱,也無人敢再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