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聽到這話,腳步微微一頓,猶豫了片刻,還是從懷中取出書來,找到《識字》,輕手輕腳翻看起來。
一些簡單基礎的文字,他還是能認識的。
翻著翻著,他神色變得激動起來,雙眼中甚至有淚光浮現。
“有了這本書,不請先生也能讓娃兒讀書認字了,以后也有機會進學堂……”
這本《識字》一書,幾乎顛覆了所有人對學習的認知!
在這些人的印象中,識字,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都是大戶人家,去請專門的老師來家里,一個字一個字的為稚童糾正讀音,講述含義。
然后再一點點的描述其中用法,還未必能學得會記得住。
真想完全把基礎文字搞明白,沒個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而在這本書中,卻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
這本書,以最為基礎常用的文字作為聲母和韻部。那些字,即便是王凡這種老農,也能認識其中的大部分。
最初使用起來,還略微有些迷茫,但多看兩眼,便很快學會了。
作為一個成年人,基礎認知還是有的。其實很多人,并非愚蠢,只是沒有機會接觸這些東西罷了。
......
隨著這三本新書的傳播,不僅僅是民間,天下學宮之中,同樣爭論不休。
但不同于普通老百姓把目光匯集在《識字》那本書上。
這里畢竟匯集著各學派頂尖人才,不存在不認字的情況,主要討論的是《夏律》與《儒學》兩書。
關于《識字》,實在沒什么好說的。好用就完事了。
何況這是夏皇親自提出的思路,也沒人想不開跟這本書較勁。
但另外兩本,就涉及到專業知識了。雖然只是基礎理念,但這些內容最為重要,關乎學派根基,無人敢不重視。
《夏律》這塊,主要是在刑部任職的法家中人對過去的大夏律法進行了再次重修,這部分修改的內容,引起了少許非議。
不過由于吳庸等人謹遵秦昭命令,循序漸進,并未更改太多內容,所以這些聲音也并不多。
焦點還是在《儒學》一書上。
不同于今日在各地免費發放的入門書,學宮給學者們研究的基礎典籍中,包含的門類相當廣泛。
只有如氣學、理學、心學等衍生內容,還沒有正式開放給所有人。
學宮中,研究古禮的學者們一開始自然而然分成了兩派,一派認可儒家,一派不認可。
前者數量極多,完全碾壓了后者。
但是后來,情況卻漸漸變了。因為認可儒家思想的一方,又分裂成數個派別,為前路爭論不休。
對此秦昭倒是并不擔心。
理越辯越明。這個過程,是任何理念完善途中所必不可少的。何況他有路線指引,不怕走偏。只需要偶爾干涉引導一下便可。
此時的夏陽宮乾元殿中,秦昭也感受到了氣運金榜中傳來異動。
與此同時,識海紫臺之上的萬民虛影越發凝實,修為境界飛速提升。光暈流轉間,片片瓊樓拔地而起,似乎即將徹底建成。
[為眾生開智,文道氣象初現。得萬民之氣反哺,榜主進入持續的氣運勃發狀態。氣運增長20000,神魂大幅增強!神通‘先天破妄神眸’大幅成長!]
[當前氣運:71230]
[開放氣運典藏:佛經系列經典,道藏系列經典,心學系列經典]
隨著“人皇天宮”接近瓊樓境圓滿境界,他明顯感覺到神魂進一步凝實。若是此時再使用神游之法,恐怕能如同另一個軀體一般。
此外,之前紫臺圓滿時能感知到的千余里范圍,也再度擴大。按照他的估算,等到瓊樓圓滿,王朝境內就能覆蓋萬里之遙。
然而,變化卻遠遠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