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秦昭平日并不怎么發火,但手段不俗,大多數官員都對他敬畏有加。
這位工部一把手,先是偷眼看了下皇帝臉色,見他沒有明顯的不悅,才微微松了口氣。
解釋道:“陛下明鑒,實在是法家那些人欺人太甚,前天在妙音閣——”
“行了行了。”現在一聽這地方秦昭就頭疼,幾乎成了京城官員們放松休閑的聚集地了。直接出言打斷了話頭,“就知道去那些地方,錢多了沒處花是不是?”
“臣以后一定注意。”葛尚誠連忙答道。
不去是不可能不去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不去。
好在秦昭壓根也沒想著禁止官員們休閑娛樂。
要不是他自己事務繁忙,說不定也會沒事過去聽聽小曲,自然也不能要求官員們一心全撲在工作上。
轉而說起了另一件事,“少閑的沒事干跟法家那些人吵架。好好做你該做的事,何必非要爭一時高低?”
其實工部官員與法家那些人的矛盾由來已久。
人族天生靈性十足,無數年繁衍發展下來,自然而然衍生出四類工種,士、農、工、商。
在大夏統一之前,這四種人其實并無明顯的高低貴賤之分,只分統治者、貴族、寒門、庶民這幾類。
直至曾經夏國姜太后開始重用法家,以提升國力。
四民才出現區別。
等到太祖皇帝秦重一統人族,徹底以法家學說治國以后。
這四者的地位就完全變了。
“士”自然不必說,維護統治階級一向是法家的傳統藝能。農為國本,列居第二。工和商就排到后面去了。
所以,現在人族之內工匠地位低下,法家那些人要背頭等鍋。
甚至直到現在,他們也對工部看不上眼。
而被列為下等馬的“工”與“商”,當然心里不服。
皇商也不喜歡法家,但他們一向左右逢源,并不會因此動怒。
工部就不同了。這些人雖然比較佛系,但卻是如今朝堂之上少有的不慣著法家那一系官員的人,動不動就跟他們硬剛。
秦昭不希望這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就隨便提點了兩句。
語氣倒也不算嚴苛,畢竟這種事實在難以避免。
就算領頭的表面上和和氣氣,下層官員長久以來積累的矛盾也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解決掉的。
“總之,你要是耽誤了正事,可別怪我出手懲治你了。”
“微臣不敢。”葛尚誠連忙保證道,也沒有再繼續解釋前因后果。
畢竟這種事情,誰對誰錯還真沒法界定,估計皇帝也懶得聽這些東西。他心中還是很有逼數的。
“嗯,你自己有數就好。”秦昭點了點頭,“作為工部尚書,你就算在機關術等方面沒什么太大建樹,也不能一竅不通。”
說著轉頭叫來侍衛,說道:“小夏,也給他一塊出入學宮的令符。”
葛尚誠接過令符后,有些激動地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明白這是皇帝想培養他,連忙行禮謝恩。
“最近你繼續招工,暫時不設上限,能吸引多少人看你自己的本事了。但是,審核標準不能放松,必須是有基礎或者有天賦的。工部不養閑人。”秦昭肅然道。
“微臣遵旨。”葛尚誠面容也嚴肅起來,他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工部的擴張,其實一直在進行,但這次,秦昭準備加大力度了。
之前新政中,百姓可以選擇以勞役或者交賦代替兵役,另一個目的便是這個——增加基礎方面的投入,增加工部人手。
他并不擔心人多。
先不說有工匠技術基礎,或者有這種天賦的人一共才有多少。
就算真的比估測中再多數倍,他也來者不拒。
以后隨著工業化的改革,生產力勢必大幅提升,相關產業都需要人手去照顧。
另一方面,生產力提升,就意味著閑人數量增加。也需要從另一方面增多工作崗位,否則很容易引發新的社會矛盾。
這一系列后續影響以及處置措施,都是要提前考慮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