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們這邊的情況,孟東媛不知道,穆南星的回家,讓孟東媛和穆睿涵都很開心,一家人說著悄悄話,度過了一個安靜的夜晚。
穆南星每次回來,都會承擔家里的一切家務,這次也不例外。有穆南星在,孟東媛也很是放心,一覺就睡了中午。
一睜眼就看到穆南星在教穆睿涵識字,陽光打在兩人的臉上,讓孟東媛看的有些不真切,但是心里很是滿足。
穆睿涵也快到了上學的年齡了,但是村子里連個學校都沒有,孟東媛還有些發愁,此時看到穆南星自己在教書,心里有了一個想法“穆南星,你看我們要不要在白家莊開一個學校,白家莊的孩子不少,像睿涵這樣子的,都沒去讀書,我已經打聽過了,這邊一般都是八九歲才會送去學校,前提是家里有余糧。”
說起這個,孟東媛就覺得無力,穆睿涵這個年紀正是接受一切新事物最快的年紀,但是卻錯失了學習的機會,這是未來花多少精力都彌補不了的。
“孩子總是要讀書的,你看睿涵在這里待了這么長的時間,已經是耽擱了,要是在家,早就把他送到了學校了”,孟東媛說著,說起了村里的情況“白家莊的村子算是大的了,但是連個學校都沒有,孩子要是想讀書,得去十里外的綿陽鎮,每天去一趟也不容易。有些孩子,就算是想讀書,也交不起學費和炭火費,基本上早早的就輟學了。”
“你自己也是讀過書的,你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我們有這個條件,就可以幫著解決這些問題。”
孟東媛越說越激動,但很快就被穆南星潑了冷水“很多時候,孩子們不愿意學習,大人們也覺得學習沒用,還不如早點長大,家里多個勞力。所以只是辦學校改變不了現在的情況。”
“那我們開個掃盲班不就可以了”,孟東媛想起了之前了解到的情況“而且,我聽說有好些村子都開了掃盲班,就是村里的知青組織的。”
收秋結束后,余曉麗和趙凱來過,是來探望何歡云的,奈何人家不領情,只得在孟東媛家吃了一頓飯后,就走了。
余曉麗到了那個村子的時候,村里已經有掃盲班了,但是因為在準備考試,知青們沒有太多的精力看顧掃盲班的事情。
剛好余曉麗和趙凱來了,兩個人對于所謂的考試也沒有興趣,就直接接下了這個重擔。
其實白家莊的條件不差,除了自己和四個知青讀過書外,白鈴蘭姐妹倆也是初中畢業,教大家識字,學點文化還是可以的。反正大人小孩都是學,可以一起教。
如此想著,孟東媛更有信心了“四個知青都沒有考上,他們還要在這個村里待很久,如果不找個事做,一天天的待在家里,人會憋壞的。”
穆南星有些遲疑,要說掃盲班,以前陸丁笙在村里的時候也組織過的,只不過白家莊的人對這件事情并不積極,參加上課也只是借著煤油燈抽煙袋嘮家常,都沒人聽講課的。
白家莊的很多人都是比較封建的,穆南星也希望能夠有人帶著大家學習,讓大家學習文化的時候,改變一下自己的思想觀念。但是又不太想讓孟東媛做這件事,改變別人何其難,他怕她碰了釘子,受委屈。
看到穆睿涵皺起了眉頭,孟東媛問道“你不同意嗎”
孟東媛早就說過,想做自己的一番事業,穆南星自己也答應過,絕對不會阻攔,自然也就不能不同意,而且穆南星也不希望孟東媛以后的時間都花在瑣事上,索性說了自己的顧慮,讓孟東媛自己決定。
“也不是,村里人的思想不是一句話就能轉變過來的,很有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阻攔。”
孟東媛并沒有想太多,辦學校,不對,自己這規模頂多算是個培訓班,找個能講課的地方就好了,到時候所有人集中坐,臺上老師講,他們聽就可以了。
連地方孟東媛都想好了,就是戲場那里。不過這講課的人選倒是有些為難,隔壁的幾個知青肯定是不會幫自己的忙“我覺得只要邁出第一步,就沒什么問題,不過需要你到時候幫我去隔壁做做思想工作,讓他們加入,壯大我們的隊伍。”
孟東媛做了決定,穆南星絕對鼎力支持,當天下午就找上了袁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