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南星摸了摸孟東媛的頭發,安慰道“你不了解,這是正常的,有了國兵大哥的幫助不是萬事大吉了,而且磨練才剛剛開始。接下來,你要去和村里人談。讓他們改變思想,愿意讓孩子去學。”
“他們會愿意嗎”孟東媛有些懷疑。
“只要肯努力,我相信是可以的。你大膽的去做,有什么問題,我給你撐著呢”有穆南星做后盾,孟東媛有些底氣了,為自己接下來的事業努力。
一夜無夢,第二天,穆南星又是一大早就離開了,下一次回來可能就是過年的時候了。孟東媛一如既往的送穆南星到村口才回家。
和穆睿涵吃過了早飯,孟東媛帶著穆睿涵去了柱子家,把柱子家作為自己攻克的第一個點。
柱子家有兩個孩子,柱子的哥哥梁子今年也已經八歲了,按照后世的規定,這個年級的孩子已經可以上小學了,但是現在家里還沒有讓他去學校的意思,天天跟在他爹身后忙來忙去,跟個小大人似的。
孟東媛到的時候,柱子媽正在給豬喂食。豬是村里的豬,喂的圓圓滾滾的,等到了二十以后,找個好日子,殺了給村里人分,也算是打打牙祭,讓大家過個好年。
看到孟東媛進門,柱子媽將最后一點豬食倒進了豬圈里,擦了擦手,將孟東媛迎進了屋“今兒個怎么過來了。”
屋子里,柱子兄弟倆正圍在一起玩,小孩子們的快樂很簡單,一個鐵圈兩個人輪著玩,屋里又不大,轉了一圈又一圈,兩個人都笑嘻嘻的,穆睿涵一進門就加入了他們。
“送孩子來,順便串串門,好久沒出來了”,孟東媛坐在屋里的炕上,學著這邊的習慣,雙手往袖子里一插,就說了起來。
“也是,好久沒見你了,聽蘭子說,最近你在織毛衣”
“是,離家太遠,回不了家,就給家里人一人織了一件毛衣,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吧。”
“還是你過得好,穆研究員有工作,你們也不用為肚子發愁,還能給家里織毛衣。我上次也想給孩子們織一套,去供銷社看了看那毛線價格,太貴了,像是吃錢的”,柱子媽說話的時候連連搖頭。
“我也沒什么大本事,都是靠睿涵他爹,也就是能養活自己。也是家里老人們自己能照顧自己,不用我們操心,所以才能這么輕松的”,孟東媛解釋了兩句。
柱子媽憨憨的笑了笑“也是,什么人有什么樣的活法,我們
雖然日子過得不好,但也不差,看著孩子們長大,我也就滿足了。”
平凡的日子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以前的孟東媛不明白一個道理,總覺得人生就得轟轟烈烈的為自己活一遭,可是最后呢。人活著就像是手里抓著一把沙,抓的越緊,想要的越多,最后剩下的越少,還不如一開始就認清自己,隨遇而安。這輩子孟東媛明白了這個道理,只想做一只咸魚。
“也是,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孟東媛附和了一句,問起了孩子的事情“梁子也到了上學的年紀了吧”
“哎”柱子媽嘆了一口氣“說是那么說,但是村里的孩子都是十來歲才去學校的,等晚兩年,家里的情況好一些,再送他去。”
“鎮上的學校收錢多嗎”孟東媛只知道去鎮里讀書是有條件的,但是具體的也不了解。
“對于富貴人家而言不多,但對我們而言卻是很多的,一年五斤的炭火,還要雜七雜八買點本子筆。學校離的遠,得給孩子帶干糧,算下來,還是很麻煩的”,柱子家倆孩子還沒上學,但是妯娌家的孩子已經有孩子到了年紀了,沒少聽她們抱怨。
“可是為了孩子讀點書,受點罪也是值得的。”
“讀書有什么用,還不如在家里多種點地,年底多分點糧食,吃的飽些。”
柱子媽的言論一下子就讓孟東媛不知道說些什么了。反應了好一會兒,還是柱子媽先開口的“孩子都是債,就這么養大點,等到了年紀,給他成個家,娶個媳婦,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話也不是這么說,咱們不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在這村里出都出不去,總不能讓孩子走我們的后路,得讓他們讀書,以后有機會才能出外面看看”,孟東媛生硬的勸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