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哪里吃得下飯,喝得下酒?
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一桌地做天成的美酒佳肴!
“哈什么哈,長青小友你到底同不同去?”
董知節沒好氣地道,“你要是不同去,那老夫我可就自己走這一遭了。”
“去,干嘛不去?”
李玄意識到這位大儒不是在開玩笑,頓時精神一振。
雖然之前已經決定暫時先忍下這口氣,
但這現成出氣的機會都已經送到眼前了,哪還有拒絕的道理?
“那好,咱們這就走。”
董知節大手一拍,隨即伸手一招:“圣筆前輩,跟我們一起走一趟吧。”
早就躍躍欲試的陶公筆頓時嗖的一下飛到了他的手中。
別忘了李長青的這首《行路難》還是借它寫出來的呢。
要說郁悶,
它可一點也不比董知節和李長青來的少。
董知節手持這支造型古樸,筆頭又有些消磨露禿的圣器,
催運文氣在半空中凌空虛寫了一個大大的“風”字。
剎那間文氣涌動,天地間猛然卷起一陣強烈的颶風,如同一條風龍一般呼嘯而來。
這讓旁邊的李玄看得也是一陣眼熱。
牛還是大儒牛!
隨隨便便寫個字,就跟他辛辛苦苦作首詩的效果差不多,甚至猶有過之。
這才叫自然而然,言出即法呢!
當然這跟他圣器在手也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要是沒有圣器加持,就算董知節身為資深大儒,應該也沒有這么強。
不過誰讓人家四大書院祖輩就闊呢!
小門小戶的羨慕不來。
渾然不知有人在酸他的董知節縱身一步跨越到這風龍之上,扭回頭來沖著李玄一招手:“長青小友,走吧?”
“好,這就來。”
李玄順手把兩件新鮮出爐的墨寶一收,也跟著一縱身跨步而起,躍上風頭。
“走也!”
董知節輕喝一聲,當即操縱起狂風,就要跟著李長青一起呼嘯遠去。
“對了。”
臨去之際小老頭卻忽然想到一件事,
扭頭對著地上正仰頭看著的人們大聲叮囑道:“這些酒菜可都得給老夫留著,老夫去去就回,尤其是那酒,爾等可不要偷喝了。”
這種規格的酒席,他老人家以前可也沒吃過的說。
“董先生這點您盡可放心。”
眼見這位可愛的大儒這時候還在擔心這個,李玄不由得哈哈一笑。
當即拍著胸脯朗聲保證道:“等咱們凱旋歸來,如果這酒菜涼了少了,我負責再給您重新備上一桌!”
“君子一言?”
“快馬一鞭!”
“哈哈哈哈……”
在一老一少的大笑聲中,
兩人一風姿挺拔,一瘦小干枯的身影就一起被狂風托送著向著東邊而去。
看著兩人如同凌虛御風的仙人一般呼嘯遠去,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天際,
眾人的目光滿滿都是羨慕和神往。
這文人做到這個份上,真快跟神仙差不多了。
尤其是我們的知府兼轉運使大人袁浩文,
更是兩只眼睛仿佛都要跟著去一樣。
你說同樣都是讀書人,這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