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多久院門被敲響,蘇靈溪買的花甲等河鮮就被人送來了。
林永年看著簍子里的花甲,面露難色,“東家,這東西好吃歸好吃,但沙子多,一邊吃還得一邊吐沙呢。”
“你就不知道讓它們把沙都吐干凈了再吃么。”蘇靈溪說著讓林永年搬來一個大木盆。
“東家,你不是還打算把這些個東西養起來吧?”林永年刷洗著早就落灰的木桶問道。
“就是得養兩天才好叫它們吐沙。”說著從灶臺上拿出香油和鹽。“再續上水,我好往里頭下油鹽。”
林永年一臉的茫然,“東家,你不剛剛還說得養養么?怎么這就準備下油鹽了?”
“這就是為了讓它們吐沙,撒點鹽,倒點香油,過上一夜明個就能把沙子吐干凈了。”說著便把油鹽撒進淹沒花甲的水里。“你們都不知道這樣讓它吐沙子的么?
“這東西只有靠在水邊的漁民才吃,不大賣得掉。這窮人家哪里舍得又下油又下鹽的,就為了讓它們吐沙啊。”也就是因為這樣,林永年在一開始看見花甲的時候才面露難色,只以為是東家一時圖新鮮買回來的。
“這東西做下酒菜一絕誒,大家都不會吃剛好便宜了我。”蘇靈溪撥弄著水里的花甲,順便囑咐林永年,“回頭吐完沙再把它們外殼都刷一刷。”
“行,那這些花蛤是用來煮湯吃還是清蒸?這么多,是不是明日提供一些到店里啊?”林永年看著這一大盆的花甲問道。
蘇靈溪尋思著這清蒸煮湯鮮歸鮮,但嘴里總覺得差點味道,問道,“我倒是想吃花甲粉絲,小林,你知不知道哪里有賣粉絲的啊?”
“粉絲?”林永年撓了撓頭,倒是沒聽說過,“東家,你給我形容形容,或許我見過但名字沒對上也不一定。”
蘇靈溪聽到林永年這樣說就已經不太抱希望了,但是還是硬著頭皮給林永年形容,“粉絲就是形態接近于面條,但長而細,有韌勁煮熟以后近乎透明狀,一般來說是由綠豆或者紅薯之類的糧食做的。”
林永年聽完之后任然沒有任何見過粉絲的印象,“東家,既然您只道是由什么做的,干脆咱們就自己做唄。”
蘇靈溪想了想回道,“這可比咱們去磨藕粉的那幾日還要麻煩繁瑣,當初好賴是趙嬸在,而且店也沒開業。咱們現如今哪有那個功夫啊。”
這活還是得想辦法找人外包出去才行。“行了,先別尋思了,明個先做爆炒花甲,回頭等我有空找人做了粉絲之后再吃花甲粉絲湯吧。”
一個中午的功夫,來來去去的倒是有不少客人來打包漢堡,一問才知道基本都是特定幾個書院的學子。想來也是之前沈夫子請來的幾位院士吃過東西的功勞。
但總的來說人數還是不算多,而且也不多逗留,只打包了食物就走,想來應該是趕著回去溫書。
這天也冷了,這漢堡一來一回的功夫怕是也要涼,蘇靈溪就打起來幾家書院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