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忽聽一聲鑼響,在岸上守伏的羌國兵蜂擁而至,圍向河邊朝著水里的涇國士兵箭弩齊發。
立時,慘叫聲響成一片,秦風的部下中箭傷亡過半,鮮血
與初升的朝霞一起,將河水染得通紅。
沒有中箭的士兵,多數也因驚慌失措溺水而死。跳進水中即已亂不成陣的隊伍,此時已是潰不成軍了。
秦風氣急得兩眼冒火,憑著一身力氣奮力躍上東岸,哇哇大叫著殺入羌國軍中。
一邊沖殺,一邊左顧右盼,見跟上岸來的只有虎責郎將錢士雄和孟金叉二人。
三個人東沖西殺也砍倒了近百名羌國兵,無奈后衛不繼,三人寡不敵眾。
只得倉皇逃回了營中,秦風何時受過這樣的憋屈,心中著實惱怒。
征伐羌國的第一次沖鋒就這樣結束了。
首戰失利,讓祁云惱怒至極,這太有損于涇國尊嚴了!
于是,他們連夜又開始修建浮橋。
兩天后浮橋造成,涇軍二次強渡河水,果然順利過河,與羌國軍隊大戰。
羌國軍原本就不是對手,前次是因涇軍浮橋有誤。
這一回卻敗得落花流水,死者愈萬。
羌國軍見事不好,急忙向臨城方向龜縮,涇軍乘勝東進,將羌軍團團包圍。
隨后,祁云的車駕也渡過遼水。
祁云巡視了東岸戰場,所到之處遍地都是被殺的羌國兵尸體,欣喜萬分。
總算沒有辜負大王的期待,隨后下令,繼續攻城掠寨,所去之處,正是那座臨城。
臨城內的羌國守軍幾次出城反撲,均告失利。
羌國人見在曠野交戰不易取勝,就改變策略,固守城池。
祁云下令涇軍攻城,無奈城池高堅,守易攻難。
涇軍的進攻都被擊退。
不過也有幾次,涇軍攻上城頭,打開了缺口。
就這樣持續了幾天,卻沒有太大的進展。
羌國人卻早已重整旗鼓,調整了防衛,繼續守戰。
這樣反反復復,遼東城的攻守之戰一直僵持到了第六天。
久攻不下,讓祁云十分窩火,于是,他親臨城南,視察了羌國軍守形勢。
對著手下的所有將領說著。
“我大涇國軍隊是怎么了?往昔的氣勢,那威風都到哪里去了?面對一個羌國。竟多日攻克不下,咱們還有什么臉面去見大王?”
眾將領嚇得面面相覷,不敢吭聲。
第二天,涇軍在各個將領的死命督戰下,從四面向城池發起了又一次猛攻。
戰鼓震天,吶喊聲遍野,涇軍士兵抬著沖梯,扛著飛竿,一窩蜂似地擁向城墻底下。
城上的羌國兵奮力抵抗,剎那間,亂箭飛石急如驟雨。
祁云坐在六合城頭,靜靜地觀賞著這個壯觀慘烈的場面。
沖梯剛剛搭上城墻,即刻被守城兵士推倒,爬到半腰的士卒慘叫著摔下來。
飛竿支在城頭,一名兵士眼看就要攀到頂端,墻里探出一個人,舉刀將飛竿砍斷;又一架沖梯搭上去了,攀在最上面的士兵的半個身子已經高出了城墻,突然,士兵的頭顱不知飛
向何處,身子卻還緊緊地攀伏在沖梯上…
漸漸地,沖鋒的吶喊變成了傷殘者悲慘的哀號。
不過,進攻并沒有停止,士兵們一批又一批地沖上去,退下來,再沖上去,前仆后繼。
忽然,祁云看見一個身影將飛竿搭上城頭,眨眼工夫便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