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信里的內容很簡單。
蕭讓原以為,南宮彤兒會和自己講些什么心里話。
但是上面只寫了幾個字:“念君情,與君別。”
這,這是告別的意思。
沒錯,她在用這樣的方式告訴自己,今后,兩個人不會再有見面的機會了。
當然,她也告訴了蕭讓,其實,自己也是想念他的。
也罷也罷,或許,這對于兩人來說,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現在自己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解決眼前的事情,等到一切安穩了,或許自己可以去一趟梁國。
去找下這個讓自己莫名想念的女人。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好像事情一直都是不好不壞的樣子。
蕭勇那邊雖然聲勢浩大,但是畢竟烏合之眾的成分多一些。
現在涇國,大業,梁國,三方合擊,相信也用不了太長的時間就可以搞定了。
這幾天,蕭讓確實有點緊張,因為這么長時間以來,這次是他危機感最嚴重的一次。
本來想著,自己做了大王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然后天下美女任君采,哪曾想,天天一堆的破事情。
搞得自己茶飯不思,焦頭爛額。
不過幸虧,他們幾個人沒有讓自己失望,叛軍慢慢的正在被平息。
而關于那些在民間的流言,其實對于老百姓來說,根本沒有太大的波動。
別的不說,就是蕭讓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這一點,別的大王能不能做到,還姑且不知道呢。
管他誰做大王呢,只要能讓百姓過的好就行。
再說了,這樣的世道,本來就是經常打仗,誰知道最后又是誰做了皇帝呢。
只要不是民不聊生,其他的都不重要。
而且特別是蕭讓的一些重大舉措,確實是這些平頭百姓沒有想過的,比如,讓孩子們都可以上學,讓老人看病的時候少花錢,還有就是賦稅的減輕。
這樣的一個好皇帝,真不知道那些人為什么還要謀反呢。
所以,自然而然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蕭讓已經占據了先天優勢了。
叛軍雖然聲稱是順應天道,其實根本沒有那么夸張,因為不會有太多的人加入,無非就是他們自吹自擂,想要攻心之術罷了。
戰亂被平息的那一天,正是蕭讓的生日。
準確的說,是前身蕭讓的生日,當然,蕭讓對這些并不在意,因為,對于他來說,只要自己樂呵,加上叛軍已經覆滅,就可以了。
不過蕭讓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事情,居然這么輕松的就被擺平了。
照理來說,蕭勇他們費盡心力,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但是就是這么突然的,就結束了。
當然,蕭讓此時已經沒有心思想這些了,因為滿朝文武,這時候齊聚一堂。
身旁還有意中的貴妃娘娘相伴,大家都是開心的厲害。
畢竟,叛軍平定,那是國之大喜,所以蕭讓額外開恩,準許朝中官員,可攜夫人或是家眷一人同行。
意思就是說,諸位愛卿們,你們都辛苦了,這次咱們又勝利了。
你們可以帶著自己的老婆,或者自己的一個家人,來一起用膳。
對于這些大臣們來說,這是莫大的殊榮。
當然,有些人成親了,有些人還納妾了,不過也有沒有成親的,那么就需要帶著別的人來了。
為什么不可以不帶呢,因為這是恩賜,不帶,就說明不給大王面子。
蕭讓坐著,看著身邊的人,再看著殿上的人,很是激動。
這一激動,就容易喝酒上頭,所以三五杯下肚,就有點飄飄然了。
又在幾名大臣勸酒之后,就明顯的有點喝多了。
于是,當即就讓人把自己送回了寢殿之內。
責令群臣,今晚盡情歡飲,明日無需早朝。這個消息一傳出來,所有的大臣們就更加激動了。
蕭讓被送回去之后,就迷迷糊糊睡著了。
睡夢之中,只覺得口干舌燥,估計是因為喝酒了,所以特別想要喝點水。
喊了一聲,但是卻沒人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