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他這才發展不到半個月,就有人想過來買,那不是純占便宜嗎?
一千萬用戶軟件的售賣價跟一個億用戶軟件的售賣價能一樣嗎?
他這邊正處于數據飆升期,就算要賣,那怎么著也不可能在數據飆升期的時候賣,更何況崔明本來也就沒有要賣的打算。
下蛋的母雞自然要自己留著。
就算這個母雞可能只能下五年的蛋,五年后下的蛋也沒人要,但怎么著也比直接把母雞賣了劃算。
“好的老板,我懂,委婉點嘛!
我保證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章春一臉我明白的表情,隨后迅速回了前臺,拿起放在那邊還沒掛斷的電話,溫柔的開始拒絕。
等到軟件發布過了一個月,最初的使用用戶開始收費的時候,軟件的下載量已經超過了三個億,實時使用用戶也達到了兩個億。
這個數據是十分龐大的。
也正是因為數據龐大,所以崔明就沒有把軟件的使用價格定的多高,也就十塊錢一個月。
而且在正式收費的當口,崔明還順帶著把初代智能管家給升級為一代智能管家,添加了實時通訊和實時操控半智能家用電器的功能。
要不是硬件不允許,就是裸眼三D投影都能弄出來。
不過有這些暫時也夠了。
正是收費的時候,網絡上面雖然出現了一些異議,但是,愿意付費的人群還是不少的。
第一天有三萬人付費,到了第二天就已經有十萬人了,等到一個月后,三個多億的用戶當中總共有五千多萬的人正式付費使用。
這是什么概念?
五千多萬,每個人十塊錢,算起來一個月的營收加起來就已經超過了五個億。
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就算繳了稅,剩下的也是極為龐大的數字,絕對夠崔明把電池廠徹底弄好,并且還是大規模生產。
沒錯,在智能管家軟件已經發布兩個月之后,崔明的那個電池廠還沒有弄好,還沒有開始招人。
資金短缺的確是一個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那些電池生產設備沒有人知道該怎么改,只有崔明自己一個人知道該怎么改。
就算后來又招了幾個專業的機械工程師,配合著崔明一起進行手動修改,可是那改造速度也著實是不怎么高,兩個月過去了,才剛把高能儲蓄電池那邊需要改造的設備改造完,太陽能電池那邊需要改造的設備一點還沒動呢。
崔明這時候也不想再繼續等下去了,所以,在軟件公司那邊的營收到賬報稅之后,就趕緊從公司賬戶里面轉了一筆錢給電池廠負責人徐匯,讓他立刻開始招工運行,生產制作高能電池。
至于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的改造,這個真的急不來,至少還得再等兩個月才能弄好。
因此,也只能先行生產高能電池,至于太陽能電池,等相關設備改造完畢之后緩上幾個月再制造。
緩上幾個月,一來是把先前生產出來的高能電池盡量賣出去,二來也是給手機廠籌備資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