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臣子,是越來越不好當了!
回皇宮的路上,李世民和李承乾一直聊著,大部分都是在說李恪,這讓李承乾的心中越發的有危機感。
短短的時日不見,他這個三弟竟整出了這么多事,這些可都非一日之功,藏的夠深的,這是打算要宣戰了嗎?!
“三弟,你我也有許久日子不見了,想不到三弟竟優秀至此,將來必是我大唐之柱石!”李承乾夸贊道。
聽著是夸贊,可話中有著深意,什么是柱石,一般是皇帝夸臣子的話,李承乾的意思很明顯,皇帝的位置你想都不用想,好好當你的臣子就是!
李恪好歹前世也是職場老油條,這點話中意還能聽不出來?
淡淡一笑,李恪說道,“只是托了一位前輩的福罷了!哪里比得上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了笑,“三弟太過謙虛了!”
“事實而已!”李恪淡淡回道。
……
回了皇宮,大臣再入太極殿,開始商量關于推廣土豆一事,
群臣的討論很是激烈,關于各個方面皆有考量,一時間,一群文官爭紅了臉,要不是天子在,怕是這些人能打起來!
李世民的聲音緩緩想起,向李恪問道,“恪兒,你有什么看法?”
李恪聞言回道,“諸位大人說的很好,只是還請諸位大人記住一句話,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一切從百姓的根本利益考慮,自然會做出最好的決斷!”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李世民也好,亦或是群臣也好,都將這句話默念了一遍,
“好!好!好!”李世民一連說了三聲好,“恪兒心懷天下百姓,實在很好!”
其余的大臣瞧著李恪的眼神,多有復雜,幾乎每個人都不同,
如今的太子殿下,多有些叛逆,已不復之前,反而是吳王李恪,頗有一代明君的氣象。
這可并非好事,若處理不當,來日……怕又是一場玄武門之變!
李承乾朗聲說道,“三弟說的好,大哥倒有些自愧不如了!
等三弟去了自己的封地之后,必然能造福一方百姓!”
李恪:⊙▽⊙!
這就想著把我趕出京城了?!
老子還得繼續簽到呢,這京城老子說什么都不能離開。
就算離開,也絕不是現在!
長孫無忌此時忙接話道,“陛下,自吳王受封之后,也有兩月余了,吳王殿下如今確實該去封地了!”
褚遂良也是接話道,“陛下,吳王如今已然成熟,且有愛民如子之心,應該盡快去封地,管理治下百姓,為大唐建功,為陛下建功!”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李恪:淦!
一幫老東西,這是非要逼著自己離開這權利的中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