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成婚,其流程可謂極其的麻煩,
將行納采,制命使者,吏部承以戒之。
前一日,尚舍奉御設御幄於太極殿北壁下,南向。衛尉設群官次於東西朝堂,太樂令展宮懸,并如常儀……
其日,典儀設文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橫街之北,西面北上,朝集使五品以上合班,
六品以下位於橫街南,朝集使六品以下合班,蕃客又於其南,皆西面北上。
設武官五品以上位於橫街北,東面北上,朝集使五品以上合班,諸親位於其南;六品以下位於橫街南,朝集使六品以下、蕃客等又在南,皆東面北上。
設典儀位於懸之東北,贊者二人在南,少退,俱西向。
設舉麾位於殿上西階之西,東面。設使者受命位於橫街南,道東,北面西上。
奉禮設門外位:文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順天門外道東,每等異位,重行西面;武官三品以下位於門西,每等異位,俱重行東面,以北為上。
……
李世民服袞冕出坐如常儀。通事舍人引群官以次入就位,立定,參拜,
……
而這些,僅僅是浩大儀式的冰山一角,其余繁瑣之處頗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閱)
……
總之,不僅僅是宮中,這一日,整個長安都籠罩在一派喜悅祥和之中,
整個長安,到處可見紅妝,
此時,
李恪已是準備和武媚娘開始拜天地,
也就在這一刻,
天穹之上,忽然之間,霞光萬丈,瑞彩千條,一朵朵金蓮飄散于天地,
同時間,
觀音菩薩的法身浮現于天穹,
只見其,頭上戴一頂金葉紐,翠花鋪,放金光,生銳氣的垂珠纓絡;
身上穿一領淡淡色,淺淺妝,盤金龍,飛彩鳳的結素藍袍;
胸前掛一面對月明,舞清風,雜寶珠,攢翠玉的砌香環珮;
腰間系一條冰蠶絲,織金邊,登彩云,促瑤海的錦繡絨裙;
面前又領一個飛東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黃毛紅嘴白鸚哥;
手內托著一個施恩濟世的寶瓶,瓶內插著一枝灑青霄,撒大惡,掃開殘霧垂楊柳。玉環穿繡扣,金蓮足下深。
一時間,眾人嘩然,
“臥槽!觀……觀音菩薩!?這……真的是觀音菩薩,這世上真有神仙?!”
“真沒有想到,太子殿下結婚,觀音菩薩竟然也前來祝賀!”
“這……這絕對能載入青史,而且值得大寫特寫,太子殿下成婚,觀音菩薩親自來祝賀!”
“不愧是太子殿下,就是有面子,成婚之日,連觀音菩薩都趕來慶賀!”
“果然,太子殿下就是神,至高無上的神,太子殿下萬歲,大唐萬年!”
這話喊出口時,空氣突然的凝固,說啥玩意呢!?
只有皇帝陛下才能稱萬歲,這話把陛下房哪了!?
而喊出這話的人,臉色慘白,一激動禿嚕嘴了,完了,廢了!
這話入了皇帝陛下的耳,他算是徹底的廢了,命快沒了!
而在短暫的氣氛凝固之后,有一人突然喊道,“陛下萬歲,太子殿下萬歲,大唐萬年!”
這話將皇帝和李恪并列,比之前光喊太子萬歲要好一些,
可……這TM也好不了太多,天無二日,都是萬歲!?
不過,情緒到了,要喊太子殿下千歲,完全喊不出口。
一時間,眾人也不管那么多了,有句話叫什么來著?
法不責眾!
“皇帝陛下萬歲,太子殿下萬歲,大唐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