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李泰其實在現代也不算是個學渣,出師表雖然背的不流利,不過好歹還是能背過。
“父皇,兒臣背完了,請父皇指點”。
【求求了,背完趕緊放我回去睡覺吧,李二每天神經兮兮的,臣妾做不到啊!】
“你想回去,朕偏不讓”。李世民心里默默的想。
“青雀,你覺得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李世民徐徐提問。
【救命!這咋還有課后提問,這個時代已經開始神話諸葛亮了,可是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根本沒有那么厲害】
【大家都把草船借箭什么的所有的功勞算在了諸葛亮的頭上,其實他也就是個謀臣。】
“父皇,兒臣以為諸葛亮先生是一個運籌帷幄,用兵入神,百戰百勝,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奇才”。李泰見李世民聽得很認真,便接著說。
“兒臣之前讀過一些史書,略有感觸,若有說的不對,還請父皇諒解”。
【這年頭,想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咸魚都這么難,還非要我說,真的是】
“無妨,你說吧,朕在聽”。
“兒臣以為,諸葛亮的一生是極其曲折艱難的,他為了劉氏父子的江閃社稷,真的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忠貞不二,鞠躬盡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他孤魂歸天時還念念不忘劉家的江山社稷大業。”
李泰緩了一口氣又接著說。
“諸葛亮生來就像是為劉氏江山的穩固發揮用處的,他的一生,是久經考驗的一生、與人、與天奮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更是充滿智慧的一生。算得上模范軍師、模范承相、優秀相父與師爺!”
李泰直接把初中老師講的那一套背了出來。
【這下總能放過我了吧,我也就只知道這點東西了,如果李二接著問,那我只能裝作忘記了】
李世民倒是覺得兒子說的特別對,與自己的感悟頗為相像。
“青雀,你可知道突厥已經成為了父皇的一塊心病,如果去不掉,父皇這一生便愧對你爺爺啊”
【好端端的提李淵做什么。】
【李二莫不是根本就沒有讀過史書,突厥的事本來就很簡單,我才不會告訴他】
“青雀,你在想什么?”
李世民明知故問。
“父皇,兒臣在想,兒臣愿意為您戎馬征戰,拿下突厥。”
“哦?父皇倒是不知道你還是個軍事奇才”。
【要不是你步步緊逼,我犯得著把自己送到戰場上去接受血的洗禮嗎?】
【這個李二還好意思反問我】
【我才不會告訴他范雎當年的遠交近攻可以用于目前大唐和突厥的關系】
【更不會告訴李二簡簡單單挑撥一下草原突厥各部落的關系就能讓他們變成一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