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長長的嘆了口氣,心說,還是你個小兔崽子激靈,知道爺爺脾氣發完了,需要找個臺階下。
“我爹氣虛體胖,剛才又一路小跑到這里,氣沒倒勻呢,說話難免上氣不接下氣,惹皇上生氣。”
朱高熾聞言,深以為然點頭回應,心里老懷安慰,關鍵時刻,還是自己的兒子扛事。
“二叔消息靈通,及時發覺刺客籌劃,還能從容應對,二叔的聰明才智,運籌帷幄,世間罕見。”
朱瞻基不失時機的給漢王朱高煦帶了頂高帽:
“皇上請想,以二叔的聰明睿智,如果刺客和我爹有任何關聯,恐怕早就被二叔查出來,并且會以最快的速度上奏給您。”
“而直到現在,二叔都沒有給您上奏刺客和我爹有關系,由此可見刺客一事,和我爹一點關系都沒有,孫兒愿意以人頭擔保。”
朱瞻基一邊說,一邊偷偷瞄幾眼朱棣,看到朱棣深以為然的點頭,說明朱棣認可自己的話,既然認可,那我就繼續說。
“至于二叔索要兵權被我爹拒絕一事,孫兒認為我爹做的是對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我爹的兵權是爺爺給的,爺爺您不下圣旨讓我爹交出兵權,我爹怎么敢輕易把兵權交給他人。
您說呢,二叔。”
朱瞻基玩味的看了一眼二叔朱高煦,心說二叔啊二叔,我爹仁慈好欺負,我可不是軟柿子!
朱高煦開頭聽著朱瞻基的話,還覺得很順耳,可是越聽覺得哪里不對頭。
當他回過神來后,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乖乖,大侄子,你這言論,誅心啊!
我給你爹要兵權,你說你爹的兵權是皇帝的,沒有皇帝的旨意,兵權不能擅自交出。
那意思就是說我在強行搶奪你爹的兵權。
搶奪兵權,啥概念?
這個罪名一旦被坐實,無異于謀反啊!
“父皇,太孫所言極是,刺客一事和大哥絕無瓜葛;
兒臣是個急脾氣,做事急躁,思慮不周,天街爆發刺王殺駕事件后,兒臣只想早日把刺客捉拿歸案,才向太子要兵權的,絕對沒有任何非分之想!”
朱高煦趕緊向朱棣皇帝解釋道,隨后又悠悠說道:
“兒臣之所以向太子要兵權,是因為太子掌握兵權,卻不追查刺客,我看著著急啊!”
朱瞻基一聽,心說我日,這不還是在說我爹不關心爺爺死活嘛!
“二叔,就算我爹掌握兵權,沒有得到皇帝的允諾,也不能輕易調動不是。
而且你怎么知道我爹沒有追查刺客呢?
倒是二叔近日風風火火追查刺客,可有收獲?
據聞有幾個刺客在您的眼皮子底下從容溜走,可見刺客的功夫十分了得啊,興許刺客長了翅膀,或者會遁地神通吧!”
朱瞻基故意把“眼皮子”三個字讀音加重。
朱高煦一聽,兩眼一睜,死死的凝視朱瞻基,竟一時無語了。
一直跪在地上裝可憐的朱高熾,迷著一雙小眼睛,心里卻樂開了花,心說真不愧是我調教出來的兒子,說的真好!
朱高煦承認刺客有本事,就是承認他自己無能!
如果不承認刺客有本事,那就是他故意放走刺客,他才是刺客的同黨。
一旦坐實這個結論,就算朱高煦不被砍頭,也要蛻一層皮!
朱棣皇帝的疑心病,可是很重的,寧可信其有,絕不信其無!
朱高煦沒有理會朱瞻基的質疑,而是躬身對朱棣說:
“皇上,兒臣的心,您是知道的。
兒臣依然堅持全城搜捕刺客;
不僅如此,搜查范圍還要擴展到在京城的所有官員,得好好查查這里邊到底有沒有吃著我們的飯的,心里邊還想著建文皇帝的。
不然,刺客怎么會如此猖獗!”
此話一出,朱棣皇帝的神色瞬間嚴肅起來,雙目凝視著朱高煦。
朱高煦心中有些忌憚,卻咬緊牙關,雙目直視朱棣。
朱瞻基心中嘆息,哎,二叔朱高煦都把建文皇帝祭出來了,看來兵權到手了。
要知道,建文皇帝,一直是朱棣的一塊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