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火焰紋身,火焰中還刻有‘明’字,難道小鳳仙是明教的人?
莫不是明教圣女吧,嘿嘿!”
朱瞻基內心涌現出一個大膽的猜想。
金庸大大的《倚天屠龍記》,朱瞻基超級喜歡,對里面的故事情節格外熟悉。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有圣火令,有圣女,有左右護法等;
所以當看到小鳳仙左肩部有火焰紋身,火焰紋身中還刻有‘明’字,就立刻聯想到明教了。
朱瞻基還知道,其實在歷史上,明教是真實存在的。
歷史上的明教又叫摩尼教,其發源自古代波斯的薩珊王朝,是公元三世紀中葉的波斯人摩尼創立。
主要教義為二宗三際論,崇尚光明。
摩尼聲稱自己是神的先知,也是最后一位先知。
摩尼教在唐朝時傳入了中國,明教一詞特指本土化的摩尼教,神學思想上認為光與暗,善與惡,永遠是敵對與競爭。
宋朝的時候,摩尼教才被稱為明教,是根據其發音翻譯過來的,它與波斯的摩尼教并非完全相同,而是融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東西。
北宋末年的方臘起義,也就是水滸傳中,讓梁山好漢損失慘重的那次起義,背后就有明教的身影,可見明教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到了元朝末年,韓山童就利用白蓮教,與朝廷進行對抗,其實白蓮教與明教有著很大的淵源。
后來,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在劉福通的擁立下登基稱帝,被稱為“小明王”,
而當時的朱元璋,曾被韓林兒封為左副元帥,也就是說,他是小明王的手下,也算是明教的一員。
朱元璋手下謀士朱升,提出了“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也就是讓他低調。
被朱元璋所采納,實力越來越強,而韓林兒卻越混越慘,最后還是朱元璋把他安置在滁州。
朱元璋成為吳王之后,就派人把名義上的老大韓林兒接來,只是他半路上就落水而亡。
至于朱元璋定國號為“明”,與明教有無關系,無處考證。
但后來朱元璋在《大明律》中把明教歸為“左道邪術”,并下令取締。
《大明律》:
“凡巫師假降邪神,書符咒水,扶鸞禱圣,自號端公、太保、神佛,妄稱彌勒佛、白蓮社、明尊教、白云宗等會;
一應左道亂正之術,或隱藏圖像,燒香集眾,夜聚曉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為首者絞。
為從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其實也難怪當權者會把明教定義為邪教。
因為只要民間一遇水旱饑饉,百姓不滿時,富有斗爭精神的明教便會被有心人利用來聚眾造反。
但在朱元璋和朱棣兩位帝王的猛烈打擊下,明教在大明朝,一直處于銷聲匿跡狀態。
沒想到今日,在百花樓,居然看到了明教的火焰印記。
朱瞻基心生警惕,顧不得欣賞三女誘人的表演,自顧自朝著里屋走去,想探查一下小鳳仙的臥室,尋找更多的證據。
剛潛入小鳳仙的臥室,下一秒,異變突起。
“誰!”
臥室居然傳來一聲怒喝。
隨后一道掌風,凌厲朝著朱瞻基劈來。
能夠覺察到處于匿影藏形狀態的朱瞻基,對方顯然也是宗師級高手。
聽聲音,應該是個老嫗。
面對凌厲兇狠的掌風,朱瞻基趕緊施展神技凌波微步,輕松避開。
掌風直接把門窗擊得粉碎。
“花婆婆,怎么啦?”
小鳳仙聽到聲響,趕緊從外屋跑進來,問道。
朱瞻基有心和花婆婆比拼一下,但小鳳仙三女涌進來,覺得此時現身,多有不便,只好施展凌波微步和匿影藏形兩大神技,悄無聲息的從破碎的門窗處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