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兒子說錯了么?”
朱棣坐在椅子上,輕聲問道。
“回皇上,瞻基他……他……請皇上責罰!”
太子朱高熾語無倫次。
自幼被灌輸尊卑觀念的朱高熾,也覺得朱瞻基的做法不妥。
“老大,你怕個毛線啊!臭小子一點都沒說錯,這些人為大明犧牲太多了,是朝廷虧欠他們。”
“那小子鞠躬道歉,理所當然,咱們老朱家,欠人家的。”
朱棣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感傷,長嘆道:
“一寸山河一寸血,有國才有家;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咱孫子說得好啊!”
“皇上,那小子既然敢這么做,說明還有后招,您的帝威,他還沒用呢。”
姚廣孝微笑著說道。
“哈哈,是呀,那我們繼續看……”
……
“太孫,使不得,這可使不得……”
面對皇太孫的鞠躬,在場的老弱病殘,孤兒寡母,手足無措。
隨后,朱瞻基挺直腰桿,走到老弱病殘,尤其是傷殘將士身邊,輕聲說:
“放心吧,從今以后,朝廷會對你們負責到底!”
朱瞻基說完,轉過身走到臺前,拿起話筒,大聲說:
“各位父老鄉親,這些英雄,以及他們的家人,把他們的青春、熱血、甚至生命,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
“現在,他們老了殘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拿,等待他們的是什么?”
“是孤苦伶仃的絕望,是孤獨無助的淚水,還有無情的死亡!”
“你們允許他們就這樣在遺忘中死掉么?”
朱瞻基的話,字字猶如狂雷,在每一個人耳畔,心中炸響。
“絕不允許!”
“他們是英雄,是英雄的家屬,哪個狗日的允許他們在遺忘死亡,我們第一個不答應!”
“對,不能讓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而且還是絕望的淚!”
廣大人民群眾沸騰了。
“肅靜!”
“請大家聽我說!”
朱瞻基通過話筒,通過音響,聲音傳遍廣場上的每一個角落。
原本沸騰的人群,逐漸安靜下來。
“其實永樂皇帝,一直沒有忘了保家衛國的英雄,一直在惦記著為國犧牲的英雄們的家屬;”“皇爺爺也曾三番五次想解決這些問題,可,連年災荒,邊關不穩,國庫有限!”
“若只是王老爹幾人,朝廷自然有能力資助。”
“可是放眼全國,從先帝爺時期,到永樂皇帝,受傷的退伍老兵,或烈士家屬,何止百萬。”
“即便是朝廷想推動,也力不從心,只能望洋興嘆。”
眾人聽到朱瞻基說到永樂皇帝也在關注此事,也在思考如何解決此事,心中充滿感動;
心說,原來永樂皇帝老爺,一直心系著大明百姓啊!
可又聽到朱瞻基說國庫有限,朝廷有心無力時,都鄒起了眉頭,脫口而出道:
“那該咋辦?總不能依舊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滅吧?”
同時大家伙心說,如果今天朝廷不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我們就抗議到底!
……
“哈哈,臭小子在這個時候,還不忘拍朕的馬屁!”
“不過他說的也算是實情,我確實考慮過這事,可是我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案,朝廷真的沒錢啊!”
朱棣前一秒哈哈大笑,后一秒又一臉凝重。
……
朱瞻基看到眾人因為找不到完美的解決方案,而陷入愁苦時,覺得時機到了,大聲說:
“其實,有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至少能解決一部分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