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肅靜!”
“英雄慈善基金會,將由皇家珍寶閣負責日常事務,會有各方代表共同監督。
皇家代表是永樂皇帝、寶慶公主和本太孫;
官方代表是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內閣輔臣,還有解縉謝大學士;
商家代表是以姬家為首的四大家族;
民間代表的人選,需要大家推舉;
本太孫在此承諾:
英雄慈善基金會,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會向大家公布!
接受全民監督!”
如此提議,臺下的百姓自然樂意接受。
全民監督啊!
同時大家對皇家珍寶閣,知之甚少,充滿好奇。
“可能有很多人不了解皇家珍寶閣,沒關系,你們可以慢慢了解!”
“我想給大家說件事:
皇家珍寶閣給金陵城方圓百里內的所有傷殘退伍老兵、烈士家屬、孤寡老人建立了檔案,
并根據其家庭實際情況,每月發放錢糧,滿足其日常生活,直到其老去;”
“日后,皇家珍寶閣,會給大明所有的軍人,不論是退伍的,還是在崗的,建立檔案,隨時更新,確保他們和他們的家人,衣食無憂,生活安康!”
“這是皇家珍寶閣的承諾,只要皇家珍寶閣存在一日,承諾就會生效一日!”
“最后我想替皇家珍寶閣做下宣傳:如果你家有余錢,請存進皇家珍寶閣,因為有百分之三的利息;”
“如果你跨區域做大買賣,嫌現銀拉運費時費力不安全,可以把村子存進皇家珍寶閣,兌換相同數量的銀票,帶著銀票輕松去外地做買賣;
銀票可以充當銀子,購買貨物!”
“請相信皇家珍寶閣的信譽,它的背后,有永樂帝的支持!”
“同時商界朋友,如果做生意銀兩不夠,可以到皇家珍寶閣借貸銀子,等你賺了銀子再還!”
“至于具體細節,會后你們可以到皇家珍寶閣詳細了解!”
“皇家珍寶閣還有一個承諾:每年往英雄慈善基金會注資當年純利潤的百分之一!”
“同時我提議,把《愛的奉獻》這首歌,當成英雄慈善基金會會歌。”
“大家說好不好?”
“好!”
“很好!”
“非常好!”
“《愛的奉獻》,非常適合當英雄慈善基金會的會歌!”
“簡直完美契合,渾然天成!”
“我們一定要好好唱,天天唱,一邊唱歌,一邊奉獻愛!”
臺下的人,早已認同了朱瞻基,所以對朱瞻基的提議,幾乎是毫不猶豫的贊同。
“既然有會歌,那咱們大明朝,泱泱文明大國,為啥沒有個國家的歌啊?”
有人提出疑問。
“是呀,咱們大明朝,咋沒有國歌呢?”
“嗯嗯,要是有國歌的話,肯定能更好的激發大明人的愛國熱情!”
“國家的歌,啥歌能代表國家啊?”
百姓中,終究還是有不少讀過書的,眼界見識格局,相對更大一些。
所以當朱瞻基提議把《愛的奉獻》定為英雄慈善基金會的會歌時,在萬分贊同的同時,
腦海里在思考:泱泱大明朝,何時能有一首歌,能充分展現大明人的脊梁、精神風貌、國家氣度、甚至帝王風采。
或許這樣的歌,根本就不存在吧。
……
遠處某酒樓三樓包廂。
“能代表大明的歌?!”
“國家的歌?!”
“國歌?!”
太子朱高熾,黑衣宰相姚廣孝、大明永樂大帝朱棣,先后喃喃自語。
三人心中也都在思量:啥樣的歌,才能稱之為國歌呢?
國歌,是表現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
是被政府和人民認為能代表該國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