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能在背后肆無忌憚的炫耀,否則,永樂帝一旦知道,后果不堪設想啊!
“就算是執行者,太孫執行的也是最到位、最徹底的。”
“在和建文帝會面之前,永樂帝如此做,大有深意啊。”
孫濱意味深長的說。
“帝王心思,豈是你我臣子所能揣摩。”
朱瞻基說完,隨即又反問道:
“但單從一個大明百姓的角度看,
永樂帝對傷殘退伍老兵、烈士家屬的安置,
永樂帝的崇高夢想,
永樂帝的寫的《精忠報國》,
不好么?”
“好,君王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愛戴君王,君民一心,這是我大明中興的征兆!”
孫濱誠懇的回答。
永樂帝的那番言論,其實早已把孫濱給征服了。
“孫濱,咱們說正事吧,建文皇帝何時能到金陵?”
朱瞻基岔開話題,問道。
“已到,建文皇帝已經到了金陵郊外。”
“那就好,要確保安全。”
“這個自然,建文皇帝也知曉了你今日的演說,他說想在見永樂帝之前,見見你。”
孫濱說出建文帝的想法。
“建文皇帝想見我?”
朱瞻基一臉錯愕,心說這樣似乎有些不合適啊。
“伯伯見侄子,人之常倫,天經地義,何須如此大驚小怪。”
孫濱微笑著說道。
“好,孫濱,帶我去見大伯。”
朱瞻基做事,向來不拖泥帶水,更不優柔寡斷。
……
一路無話,二人來到金陵城某處極隱秘的莊園。
“侄兒朱瞻基,拜見大伯。”
朱瞻基進門后,看到一個面帶微笑的大和尚,躬身行禮。
建文皇帝的年齡,確實比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熾大一些,
朱瞻基叫建文帝一聲大伯,一點都沒毛病。
況且,現在,似乎也只能如此稱呼,稱呼別的,都不妥。
“好,果然是個好孩子。坐吧。”
建文帝看了幾眼朱瞻基,慢悠悠的說道。隨即閉目。
朱瞻基坐下。
二人一時無話,場面略顯尷尬。
片刻后,朱瞻基率先打破了沉靜。
“不知大伯召喚小子,有何吩咐?”
“沒啥吩咐,就是想看你一眼,現在看完了,更放心了。你回去吧。”
建文帝微笑著說。
啥,沃日,這就完事兒啦?
朱瞻基有些懵逼。
您老說想見我,
我苦哈哈的來了,
你夸了一句好孩子,就說看完了,放心了,讓我回去吧。
這是啥個邏輯。
但朱瞻基不是笨蛋,心思百轉,站起身,很認真的說道:
“大伯,侄兒斗膽多說幾句:
永樂帝的夢想,也是太子的夢想,也是我朱瞻基的夢想!”
“一位是現在的帝王,一位是未來的帝王,還有我,極有可能是繼任者。”
“至少百年內,我們祖孫三代,都會朝著這個夢想努力,朝著這個夢想奮斗!”
“不出百年,我相信,永樂帝的夢想,會逐步實現;”
“大明百姓將安居樂業,老有所養,幼有所依;邊關安寧,再無戰事;甚至萬國來朝,爭相歸服;”
朱瞻基目光灼灼,言辭真切。
“而這些,您自問,若您為君,能做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