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土地,并不是免費給百姓的。
尤其是良田。
朱瞻基深知,免費給的東西,不會被珍惜。
所以,朱瞻基規定,想要獲得更好的土地,就要積極主動投入到洪災之后的重建中。
誰做的好,就給誰更好,更多的土地;
誰偷懶滑頭,只能分到次一級的土地,而且分的也不多;
這一下次激發了所有百姓的工作熱情和激情;
整天像打了雞血一樣,披星戴月,埋頭苦干;
一批田地,順利分配下去;
得到田地的百姓,嬉笑顏開;
沒有得到田地的百姓,一臉羨慕,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的配合官府,進行災后重建;
田地被一批批分配;
百姓臉上的笑容,一天天多了起來;
哪怕被曬了皮膚黝黑;
哪怕面臉皺紋,手上布滿老繭,腳上磨出幾個血泡;
哪怕受傷了,流血了;
也心甘情愿!
因為,有地了,有房了,家里有糧了;
老婆孩子,不用再忍饑挨餓了;
樸素單純的百姓,把這一切,都歸于朝廷的英明領導;
歸結于朱棣皇帝的圣明!
其實,最開始,百姓們心里最感激的是朱瞻基;
因為朱瞻基一直在他們身邊,和他們同甘共苦;
但朱瞻基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槍打出頭鳥!
就算他是皇太孫,依然不能太耀眼!
尤其是,自己的風頭和光芒,不能超過朱棣皇帝;
哪怕朱棣是自己的爺爺!
因為,朱棣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萬萬人之上的帝王!
所以,朱瞻基巧妙的把一切功勞,都歸于朱棣身上;
運用輿論,讓整個河南的老百姓,對朱棣皇帝感恩戴德;
尤其當百姓們知道朱棣曾發表過“我有一個夢想”;
知道了朱棣推動了英雄慈善基金會的建立;
知道了攤丁入畝,是朱棣皇帝一手推動;
對朱棣皇帝的崇敬愛戴,達到了巔峰;
就連一項古板討厭說奉承話的河南布政使馮翔,在給朱棣皇帝上折子時,也破天荒的表達了自己對朱棣皇帝的崇拜和由衷的折服;
更是在折子了,比較詳細的描述了河南百姓對朱棣的高度評價!
都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朱棣,就算是一代帝王!
依舊很在意百姓對自己的評價!
當朱棣看到河南布政使馮翔的折子后,剛開始是心中竊喜,但沒有表達出來;
因為,一道折子,不能說明什么。
可是,當一道折子,變成一堆折子;
當夸贊,由一個人,變成一群人時;
朱棣皇帝終于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讓涂德海抱起一摞厚厚的折子,來到奉天殿,當著滿朝文武官員的面,一臉嘚瑟的說道:“諸位臣工,你們看看,這些都是河南各級官員上奏的折子;”
“咱大孫在河南干的漂亮啊!”
“河南百姓,對咱大孫,對朝廷,無不感恩戴德,打心眼里擁護咱啊!”
“河南百姓,也順道把咱給狠狠的夸了一番,哈哈,咱看了心里痛快啊!”
“就連河南布政使馮翔那個糟老頭子,也對朕,佩服的無以復加!”
“那個糟老頭子,曾經可沒少諷刺朕,幾次三番把朕搞得灰頭土臉,要不是朕愛才,早就把他給咔嚓了;”
“嘿嘿,朕胸懷寬廣,把他調到河南任布政使,哈哈,如今,他也被朕的王霸之氣,徹底征服!”
朱棣端坐在龍椅上,一臉興奮的說道。
被百姓崇拜的感覺,真他娘的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