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段英文說唱,果然有一個小孩子的聲音。這個小孩子的說唱如此熟練順暢,讓楊多多感覺有趣又好聽,路安的聲音和孩子的聲音遞進向前,給楊多多一種清晰的層次感,體驗十分新鮮,也非常好。
“盜賊他偷走
修道士說No
夢醒來后我
一切都都沒有……”
聽小孩子的說唱,楊多多感覺這孩子掌握了說中式說唱的精髓,真雞兒是不錯。
然而他并不知道,這段rap,其實是宋穎初唱的。
在原版的《布拉格廣場》中,蔡依林確實是找了一個小孩子來唱這一段歌,但路安和宋穎初卻并沒有這么做。
有過上一次路荌出場的機會以后,他們和王川等人都玩這種花活上癮了。如今有機會再玩,又何必去找一個小孩來唱呢?
會rap的小孩子,哪里是那么容易找的?宋穎初的聲音變調一下,能給人以小孩子的感覺,省了這么大事,何樂而不為呢?
然后,女聲唱了起來。
“我就站在布拉格黃昏的廣場
在許愿池投下了希望
那群白鴿背對著夕陽
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楊多多微微皺了皺眉,這個聲音聽起來,卻不像是宋穎初的感覺。他點擊鼠標看了一眼這首歌的封面介紹,果然,看到了路荌的名字。
這首歌不僅是路安和宋穎初兩個人來唱啊,宋穎初還拉來了路荌和一個小孩子,不過確實是好聽。
他又注意了一下另一個名字——路假假。
應該是那個小孩子的名字,不過這應該是個假名。
不然的話,有誰會叫路假假呢?
他繼續往下去聽——
“布拉格的廣場無人的走廊
我一個人跳著舞旋轉
不遠地方你遠遠吟唱
沒有我你真的不習慣……”
這回是宋穎初的聲音了。浪漫寫意的畫面在楊多多的腦海之中展開。
他心想路安總是愛用充滿畫面感的文字來做歌詞,配合著音樂,又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像是在用歌曲在播放電影。
身為一個男生,他竟然也有點想要去看一看布拉格廣場了,瞧一瞧布拉格廣場上的白鴿和許愿池,看一看那畫面到底是有多美,能讓人不敢看。
他繼續往下聽去,布拉格廣場的畫卷在他面前緩緩延展,然后突然停滯。
他腦海中的幻想隨著聽覺頓了一下,然后就聽到了手風琴聲、鋼琴聲、口琴聲……
仿佛是在轉場一樣,離調的音樂突兀卻又和諧。
楊多多不知道該怎么來形容這種把音樂剝離的歌曲處理,就姑且稱之為離調。
這是路安首先在歌曲中開始運用的,有人在分析路安的歌時,用了這個說法,楊多多有些印象。
楊多多忽然又想起了《以父之名》,那首歌里好像也有一段離調,將電影般的質感趁得更加凝重。
但《以父之名》的離調讓人沉重,這首歌的離調卻感覺跳脫而歡快。
歡快而眷戀,就像歌者和聽者的心情。
他聽完了歌,去看評論,卻見評論區里有一條內容,標題很勁爆。
“路安你這個騙子!”
啥玩意兒?!這是路安干什么了?騙人感情了?
楊多多打開評論內容一看,媽的內容原來是:
“布拉格廣場根本沒有許愿池,當我沒去過嗎?你這個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