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孫兒奉承您,您想想,咱大明才開國多少年,以前蒙元當政的時候,街面上可曾這么富足?”朱雄英笑道,“這些年咱大明休養生息,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孫兒看,盛世不遠!”
“那咱可得再多活些年!”老頭兒吐出兩片瓜子皮,“好好看看,咱大明的盛世!”
這時,樓梯上騰騰響。
李景隆呲牙咧嘴的捧著一個托盤上來,里面裝著滾燙的羊雜湯,還有金黃色,剛烙好的肉餅。
“吃!”老頭兒笑道,說著也不用筷子,不嫌湯直接抓起肉餅,咬了一大口,然后嘶嘶的吐著熱氣,又喝了一口滾熱的羊湯。
“香!”老頭兒說道,“讓掌柜的弄些小咸菜上來,再給咱上酒。標兒,你別杵那看,過來一道吃!”
香,確是香,朱雄英也是吃的香甜。
金黃色的肉餅外焦里嫩,一口下去里面的湯汁在口腔中蕩漾,回味悠長。
肉餅的肉餡都是手工剁得,顆粒一般大小,吃起來軟糯又有嚼頭,里面還加了小香蔥,別有一番風味。
“呵呵!好!”老頭兒一邊吃一邊笑,“咱當年在外面要..........游歷的時候,就心里暗暗發誓。將來若是發達了,天天吃肉餅和羊湯!”
話音落下,旁邊人還沒說話,忽然聽到城門口那邊傳來一陣喧嘩。眾人詫異的望出去,只見那邊城門口,數個兵丁舉著兵器,把幾個人從進城的人群中拉扯出去,不住的推搡叫罵。
朱元璋頓時拉下臉,“去看看,那邊咋回事,咋還和百姓動手了呢?”
不用吩咐,李景隆又蹭蹭的跑出去。
眾人依舊靠著窗邊看著,城門口那邊隱約傳來罵聲。幾個騎馬的兵丁,縱馬趕過去。其中一個武官模樣的人,在戰馬上罵著什么。
旁邊本有許多百姓,不自覺的朝那邊涌去,要看熱鬧。可城門口的兵丁,把手中刀槍舉起來,剛聚集來的人群又散了。只能遠遠的,好奇的張望。
不多時,李景隆一頭汗的跑回來。
“老爺子,城外頭...........”
“說,吭吃癟肚的!”
“城外頭,有人舉著大誥要進京告御狀!”李景隆大聲道,“城門口的兵馬巡檢,差役不讓那些人進!”
“啥?”老頭兒頓時須發皆張,好似憤怒的獅子一般。
一邊的朱標,也是臉色大變。
古往今來,朱元璋大概是唯一一個,允許并且鼓勵百姓告官的皇帝。出身于亂世,有感于官員貪贓枉法對于百姓的危害。所以登基之后,親手制定御制大誥。
里面不但詳細闡述了,若是官員犯法,不同程度的處罰措施,并且還嚴格規定了,所用的各種刑法。
最低,也是杖斃。最高,點天燈,剝皮充草,做成人皮燈籠等。
御制大誥是用來監督天下官員的,朱元璋親自下令,天下讀書人務必熟讀深知。并且地方官,要發給百姓,并且詳細講解。
人人家中都要有,若百姓犯法家有大誥,只要不是罪大惡極,就能罪減一等。反之,若是百姓家中沒有,則罪加一等。
同時,若百姓拒而不受,不接受大誥。那就全家發往海外,世代不得為大明之民。
而且,倘若有百姓受了冤屈,無處伸冤。可以拿著御制大誥,進京告御狀。此刻的大明朝,可沒有民告官,無罪也要發配三千里的說法。
若有百姓告御狀,各地官府,沿途官吏不得阻攔。不但不能阻攔,還要好吃好喝的把百姓帶到京城。
可現在,就在朱元璋眼皮子下邊,居然出現了不許百姓進京告狀的一幕。
餅不吃,湯也不喝了。
朱元璋站起身,眼神凌厲,“走,大孫,跟咱去城門看看,誰那么大膽,敢不讓百姓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