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不是要殉國,是出來洗桑拿來了吧?】
【當然,殉國這種事并不值得提倡。那么,品性高潔的錢謙益,是不是想著留著有用之身,為反清復明做出巨大貢獻呢?】
【呵呵。】
又是一處人群聚集的場合,錢謙益還是那個核心。
有人說:“多鐸南下,逼令我等剃那難看的金錢鼠尾頭,先生以為如何?”
又有人說:“多鐸那狗賊,說什么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我等當奮起反抗!先生,您說!”
還有人說:“為保我華夏衣冠,必不能讓清狗如愿!先生,該您出山了啊!”
被團團包圍的錢謙益,撓了撓頭,又撓了撓頭,一言不發。
“先生,您倒是說句話啊!”
大家都盯著呢,你擱那兒一個勁地撓頭是幾個意思?
“頭皮癢甚,諸君稍坐,我去去就來。”錢謙益拱手離席。
哦,這是去梳頭了吧?
過了一會兒,錢謙益頂著青青的頭皮回來了,頭發幾乎剃了個一干二凈,只在腦后留著銅錢大小的一處頭發。
哦,還有一根細細的小辮子。
錢謙益還拱手說道:“各位,這頭發一去,果然清涼了許多。各位不妨也去試試罷!”
【沒想到吧?不僅當時在場的人沒想到,如果各位看官不是知道這段歷史的,只怕也絕不會想到。】
【堂堂魁首,竟然不反抗一下,直接躺平了配合“我大清”做了個新發型?】
【五月十五日,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清軍統帥多鐸迎降,姿勢更是擺得很正。】
【這是什么操作?這是緊跟時代潮流,永遠和勝利者站在一起的操作啊!】
【只可惜,當時的鞭子實在太小,發量也不是很多,否則,只怕錢謙益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呢!】
【誠然,他在歸順了“我大清”之后,或者是因為不受重視,或者是因為心懷愧疚,或者是想挽回人設,暗地里搞了些反清復明的小動作,但,有用嗎?】
【時人有詩贊曰: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
【這么惡心的做派,連乾隆這個二貨都看不下去了,也寫詩“贊道”: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哪有光?】
【后世史學家吳晗的評價,更是一針見血:錢謙益的人品實在差得很,年輕時是個浪子,中年是熱中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漢奸,居鄉時是土豪劣紳,在朝是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沒有立場,沒有民族氣節,除了想作官以外,從沒有想到別的。】
【如果只是人品差,其實也只是他個人的事情,并沒有太多可指責的。但你既然沒那么大腦袋,就別頂那么大的帽子啊?】
【當個純粹的詩人,做個純潔的貪官,當個徹頭徹尾的奸臣,都可以啊?】
【你為什么要跳出來,承受著你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呢?】
【有好處的時候,你是君子,你是魁首,號召大家要做君子之爭,把好處都留給你;有危險的時候,你躲在背后,號召大家仗義死節只在今日,自己卻偷偷擺好了姿勢。】
【你這既當又立的技能,真的玩得很溜啊!】
【對此,播主贊曰: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