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要說到劉宏的另一個身份,教育家了。】
【公元175年三月,由蔡邕親自書寫,將校勘后的儒家經典分別刻在四十六塊石碑之上,豎立在太學門外,作為今后儒生學習的標準。石碑豎立之后,前來參觀抄寫的,每天有千余車輛,從四面八方云集,塞滿大街小巷。】
【太學石經因為是熹平年間所設立,故史稱“熹平石經”。】
【公元178年,劉宏設立鴻都門學校,學生全都命各州、郡、三公推薦征召,有的被任命出任州刺史、郡太守,有的入皇宮擔任尚書、侍中,有的甚至被封為侯。】
【這個鴻都門學,雖然號稱是華國第一個文藝專科大學,但鴻都門學里面,還真沒幾個好鳥。所謂的選拔人才,不過是多了幾個奸佞而已。】
【至于這位的辭賦水平,跟十全老人一個級別?】
【搞教育之余,他還不忘用國際眼光欣賞來自異域的時尚。】
【《后漢書·五行志》載,劉宏喜歡穿胡服,用胡帳,坐胡床,行胡坐,吃胡飯,還喜歡胡人的樂器(胡空侯、胡笛),跳胡舞(也可能只是喜歡觀賞胡舞),因此,洛陽的貴戚競相效仿。】
【也就是說,劉宏具有國際視野,能夠以異域風情引領時尚,對漢、胡文化的交融,作出重大貢獻。】
“播主腦子進水了?這怎么還夸上了呢?”
“照這樣下去,劉宏是不是就要胡服騎射成為明君了?”
“語氣,語氣知道嗎?你就沒聽出來這是在諷刺嗎?”
【哈哈,先不要著急下斷語。畢竟,劉宏還是一位很有思想,天馬行空的娛樂家嘛!】
劉宏:“整天騎馬沒什么意思,你們誰能搞點新花樣?”
太監進白驢四匹。
劉宏:“駕!駕!飛馳吧,朕的神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公卿貴戚競相仿效,紛紛搶購白驢,導致驢價飆升,與馬價同。】
【如果驢能說話,不知道會不會感謝劉宏提高了它們的身價呢?】
【只可惜,沒有一份愛是長久不變的。】
正當京城彌漫著驢車揚起的煙塵時,靈帝又對驢車失去了興趣。又有宦官別出心裁,將狗打扮一番,戴進賢冠、穿朝服、佩綬帶,搖搖擺擺上了朝。
劉宏:“這是何物?”
某太監:“陛下請猜!”
待劉宏認出乃一狗時,不禁拍掌大笑,贊道:“好一個狗官!”
滿朝文武:“你才是狗官!你全家都是狗官!”
“特么的,老子好好的這叫挨罵了?要不是看在你是皇帝的份上,分分鐘弄死你!”
【為了沉浸式體驗百姓疾苦、民生百態,劉宏還經常玩cosplay。】
【他在西園修建了許多店鋪,讓宮女們穿上做買賣的衣服,劉宏穿梭于店鋪之間買東買西,累了就到專門的“飯店”點菜沽酒,宮女們上菜、陪酒、陪聊、陪那啥。大家都很入戲,玩兒得很嗨。】
【多說一句哈,這位好像就是朱厚燳的老師?】
【說實在的,劉宏如果生活在后世,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娛樂節目主持人,比如改名叫劉誕?】
朱厚燳:“您可別再說了,我都沒臉見人了啊!”
朱元璋:“播主無需擔心!我已經讓俺老朱家的人好好學習了!再特么敢出現一個胡作非為的,老子一定弄死他!”
劉邦:“朕今天就宣布,不要這個孫子了!他馬的,老子的優點你是一樣沒學到,就那點毛病你倒是學了個十足!”
【如果只是胡鬧了一些,他的作死程度也不一定比得上朱厚燳。那么,究竟是什么讓他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績,如此高的名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