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徐隱在回雁樓有意放任田伯光離開,并非心慈手軟,而是為了謀劃獨孤九劍。
過去十幾年,他隨封不平等劍宗弟子隱居于秦嶺當中。在此期間,徐隱沒少前往華山諸峰尋找風清揚的痕跡。
不過風清揚既然有意避世,自是難以尋到蹤影。
如今徐隱有華山劍宗劍法為基,避水劍法為招,辟邪劍法為核,若能完全融合三者,再強化幾年內功修行,定可成為當世頂級強者,未必輸給東方不敗!
不過要融合三種風格不一的武學,卻需要一個完善的劍理為架構方能做到。
這些時日他思來想去,覺得這個世界唯有獨孤九劍方能有此架構。
獨孤九劍無招無式,卻有著獨具一格的綱領理念,作為自身劍理核心自是十分完美。
縱觀神雕俠侶到笑傲江湖,兩本書中都提及了獨孤九劍,當以神雕俠侶中的獨孤九劍為本。
徐隱記得在獨孤求敗的墓中,對于他畢生研究的劍理,當分為五個境界。
以其少年階段,仗以利劍縱橫河朔,此為利劍之境,也是笑傲江湖中風清揚所傳獨孤九劍的境界;
直至獨孤求敗青年之時,劍技再精,直來直去的利劍已經無法發揮其劍技之巧,故而換做軟劍,此時在劍技之道上,幾乎已無敵手。此為巧劍之境;
再至中年,恰逢外敵入寇,為保家衛國,獨孤求敗的軟劍雖巧,卻不足以沙場爭雄,故而以隕鐵鑄造重劍,仗之縱橫沙場,保境安民!
此時便已拋棄劍技之巧,轉而化巧為拙,用畢生強悍霸道的內力使劍道達至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地,逐漸有了些許返璞歸真的味道。此為重劍之境;
在重劍之境的獨孤求敗,由于其自身內力強悍霸道,尋常凡鐵鍛造的兵刃,已無法支持其全力出劍,一旦出劍,凡鐵必崩,故而不得不依賴重劍為兵。
畢生都在追求劍之極道的獨孤求敗,自然知曉重劍之境雖強,卻非劍道終點。
經此分析,知曉是自身對出劍之時的氣勁控制不足,以至于發揮出的力量,有一部分作用在劍身之上,才導致劍身崩碎。
若能全力出劍,而劍身不損,說明控制力已經達到極境,沒有半分力量損耗于自身兵刃之上,全部透入敵身!
如此,獨孤求敗放棄重劍,重新修行,直到以草木為劍,也能全力出而草木不敗,方再次達到另一巔峰。此境界為木劍之境;
再其后,手中有劍無劍,都再不影響其實力發揮,即便無需媒介,亦能做到手中無劍、心中有劍,隨意而發、風云變色。這便是無劍之境,也是金系武俠最高境界。
笑傲江湖世界,因其世界格局限制,徐隱不認為自己能達到獨孤求敗最終的無劍之境,但要追求一下巧劍之境,卻未必沒有希望。
放田伯光離開,再加上令狐沖本性未變,惹出許多麻煩,待回到華山派后,岳不群一定還會將其罰往思過崖。
到時田伯光再上華山尋找令狐沖,按照原劇情發展,風清揚也就該要現身了。
徐隱已經想好之后如何讓風清揚教授自己獨孤九劍,令狐沖雖說符合風清揚的脾氣,不過他終究是氣宗弟子。
自己可是純正的劍宗傳人,未必不能被教授劍術,否則徐隱便會拿當年劍氣之爭的事來擠兌他。
此刻,由于衡陽城內,青城派與華山派都在追尋徐隱的蹤跡,他不便常留城內,只在城外避居,卻無意在小鏡湖處遇到一對爺孫。
“非非,在你劉叔叔完成金盆洗手前,勿要再去劉府,那里正道人士集結,就怕有個萬一。”
“爺爺,明天劉叔叔就金盆洗手了,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吧,我還想去找劉箐姐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