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九月重陽,正式在順天府登基為帝,并立黃衫女楊若兮為后。
再修養三年,這三年時間,以楊逍等人為首,屢屢倡導將明教定為國教。
徐隱態度曖昧,另一邊卻大力打擊明教衍生出來的彌勒教和白蓮教。
南邊的義軍組織多以白蓮教為核心,如此態度不問自明。
一年后,徐隱重開科舉,以儒教為正,完善文官制度。
楊逍殷天正等明教舊人已看出徐隱沒有****的心思,同時功臣集團里面幾乎無一為明教中人,因此誠懇請辭,徐隱再三挽留。
第五年,徐隱忽將白蓮教彌勒教定為邪教,并規定,三教以外諸教皆不合法!這其中自然包括明教!
天下嘩然,軍中出身至明教的不少將領心生疑慮,甚至有人叛逃前往南方。
這種種亂像,徐隱早有準備,政治風波往往在發動之時,就已將結局注定。
這些年他大力掃盲,提拔功臣集團,完全文官治國體制,就是在逐步將勢力當中屬于會道門的影響力逐漸清除出去。
煌煌華夏數千年,他可不想將傳統儒家的政治體系變成滿是毒瘤的****體系,那會引來無窮后患。
因此政治清洗發生時,民間,朝堂,軍中似亂實穩。
錦衣衛與直屬于徐隱的禁軍出動,立時平息騷亂,將叛逃的將領捉回。
自是殺得人頭滾滾,三個月時間,京郊五處萬人坑皆被填滿。
底層鎮壓之后,便輪到高層,明教舊人被以各種罪行抓獲。
楊逍等人竭力反抗,但如何是徐隱對手,一個掌握了天下武學奧秘的錦衣衛輕松將這些曾經的高手盡數拿下。
徐隱準備將之處死,皇后力勸,徐隱最終只是廢了這些人武功,流放至西北與遼東。
內部沉疴處理殆盡,徐隱當即舉兵南下一統天下,勢如破竹!
……
為帝為君,夢幻如煙,徐隱在位四十余年,已打造出一片盛世。
這盛世之下,自然是累累白骨。
他打江山靠殺,治江山也靠殺,但他知道自己的后人絕不能像自己這般好殺。
因為殺人是要有實力的,他作為開國之君,無論是武功軍事政治,都要遠超同時代的人,當然有這個實力去殺。
他能在殺人后,將殺人的影響變成治國的柴薪,殺一人能救十人,殺十人能救千人,所以他能殺,亦敢殺。
不過他的后人可沒法像他這樣以殺治國,實力威望見識都相差甚遠。
所以徐隱七十八歲退位,禪讓于太子。
太子四十三歲登基,年富力強,培植的根基深厚,再加國朝制度完善,他只需治國以仁,便能將這份盛世遺澤三代,更不用說,大航海時代正是在徐隱手中開啟的。
太子只要沿用下去,以全世界的財富來滋養煌煌大明,下一個世代仍屬于華夏文明。
他退位后,并未居住宮中,而是與太后一起,組建一支兩萬人的艦隊,開始追逐年輕時的夢想。
北上征服日本,前往白令海峽再向東,那是一片新大陸,神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