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公使又說了幾句話,白貴就已經進了舞廳之中。
他被侍者引到了一旁的休息區。
此次邀請的只是位于東京都的一些旅日名流。
白貴基本上都不認識,也沒時間和機會認識,他這次來,也是趁此契機多多結識一些。
只是他轉了一圈后,有些失望。
并沒有他記憶中的人物。
后世著名的旅日名流大多都是因為維新變法從而被迫逃到東瀛的人,比如梁任公、蔡校長、太炎先生等等,他們或許可能與駐日使館有著一定的聯系,但顯然在此次宴會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不過一些歷史上不出名的人物,并不代表其在當時的社會地位比后世出名人物的低!
能結交的,還是盡量結交。
誰知道什么時候,這條人脈就會有用。
有備無患!
打了幾個照面,互相交換名片后,白貴就縮回了自己剛才坐的位置,吃起了點心。
使館雖然經費拮據,但那是于一國而言。
比起普通底層民眾的生活,無疑豪奢得多。比如餐桌上的一些西式點心,價值就有十幾日円,足夠東瀛普通家庭幾個月的全部支出。
他剛吃了幾口,就見到一個身材不高,臉圓圓的長衫年輕男子朝他這里走了過來,肋下夾著書。
走近了一看,這年輕男子臉色是不健康的血色,只不過兩個眼睛很明亮,很有精神。
和舞廳的名流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頗有些寒酸。
“是報紙上的白君嗎?”
這人和他打起了招呼。
白貴點了點頭,起身,和這人握手,這人的相貌在他記憶中是有些熟悉的,只是想不起來。
“白貴白美和,請問閣下是?”
他用漢語交流。
是否是東瀛人,在東瀛住久了都會有一些判斷,生活習慣,舉止動作,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東瀛人習慣跪坐,腿型是和華夏人有些區別的。
再說,眼前這人是長衫,那就更好識別了,一看就知。
“我姓魯,叫豫才。”
迅哥兒見到白貴對他如此客氣,微微怔了一下。他從仙臺醫專棄學之后,來到東京都,不再讀書,一直從事文藝譯著工作,生活艱難。
但歷經多年,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名聲,所以使館邀請他前來赴宴。
此次看到登上各大新聞報頭條“揚震國威”的白貴白美和,因此生出了結交之心,所以打算上前認識一二,但沒想到,白貴對他這么客氣,很是禮遇……
是否禮遇,還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豫才?”
白貴詫異出聲,想不到在今日舞會上,終于結交到了一個后世知名的大人物。
他仔細打量幾眼,嗯,和書本上長得差不多,只不過沒有那唇上的胡子,也更年輕一些,現在也只有十八歲,臉更圓一些,頗有些可愛的模樣。
兩人坐下,攀談。
起初迅哥兒見到白貴對他頗為熱情,有些別扭,畢竟他也算是有些許仰慕白貴,踢館踢了一高和東大所有的劍道社、柔道社,可以說在留日生群體中影響巨大,不少人都視白貴為榜樣……
但交談幾句后,迅哥兒也放下了心里的戒備。
“藤野先生?”
迅哥兒詫異的出了聲。
“是的,藤野先生,我的日文老師藤野八平治要我托付信件,他是有一個弟弟的,叫藤野嚴九郎……”
白貴故意提到了這茬,他是知道未曾再見藤野先生一面是迅哥兒一生的憾事。